馮曼究竟到哪去了?
她在洛陽沒有親戚,更沒有朋友,能去哪?
難道是尋了短見?
不可能。
馮曼現在考慮的全是馮元一,馮元一是她唯一的親人,她要盡最大努力照顧好弟弟,隻要弟弟還在,她就不會去尋短見。
那馮曼會去哪兒?
怎麼才能找到她,總不能像後世一樣,到處張貼尋人啟事嗎?
就在盧小閑萬般無奈的時候,他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人的影子:上官婉兒。
要說馮曼在洛陽認識的人,除弟弟馮元一之外,那就隻有上官婉兒了。上次見麵的時候,上官婉兒還和馮曼認了姐妹。
也許是上官婉兒收留了馮曼,盧小閑越想越覺得有這個可能,隻有盡快見到上官婉兒,才能知道答案。
此時天色已晚,按理說就算想見上官婉兒,也得等到明天。可是,盧小閑心急如焚,哪能等到明天。
要見上官婉兒,隻能通過楊思了。
盧小閑徑自來到應天門,將楊思給自己的那塊鐵牌交給守門軍士……
不一會,楊思便出來了。
盧小閑這麼晚來找自己,讓楊思覺得有些不同尋常。聽盧小閑說完事情原委,他讓盧小閑等著,自己急忙進宮去見上官婉兒了。
“曼兒,你究竟去哪了?”盧小閑心中在呼喊,焦急等待著楊思的消息。
時間似乎停滯了,盧小閑覺得楊思走了好幾天,他來回的踱步,不時向城門的方向望去。
終於,楊思回來了,但是他並沒有帶來盧小閑所期盼的好消息。
“上官尚宮也沒見到曼兒?”盧小閑歎了口氣。
想想也是,就算馮曼想去找上官婉兒,她也沒辦法進得了宮門。
就在盧小閑一籌莫展的時候,楊思對他說:“上官尚宮還讓我給你帶了一句話!”
“什麼話?”
“上一次在茶館吟詩的時候,我從馮小姐的詩中聽出些出家修道的意味,不妨去洛陽的各大道觀找找,或許會有收獲!”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關心則亂,盧小閑壓根就沒想到這一點。上官婉說的一點沒錯,當時盧小閑也聽出了馮曼想要修道的想法,沒想到現在竟然成真的了。
上官婉的建議是對的,要想找到馮曼,肯定得去道觀瞅瞅。可聽了楊思下一句話,盧小閑差點沒跪了。
洛陽城和周邊的道觀加起來,竟然有一百多所。
道教在大唐地位很高,李氏集團滅隋建唐的活動,道教徒曾積極參與。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爭權時,道教徒站在了李世民一邊,所以當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最後當上皇帝以後,明確宣布道教在佛教之上。除此之外,李氏皇族把自己的李姓與老子的李姓相掛鉤,也確立了道教在唐朝的特殊地位。
正因為如此,神都洛陽都會出現這麼多道觀。
這可怎麼辦?
就算一天去一座道觀,也得一百多天。更何況,有些道觀離洛陽城並不算近,地處偏僻的山野林間,去了以後就根本無法當天返回。
盧小閑犯了愁,他咬咬牙做了決定:就算再難,也得一個道觀一個道觀的去找,這總比幹等著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