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旅果然不一般,為了防止吐蕃人偷襲,他們在前後和兩個側翼都派出了斥候。
尤其是正前方,共派出了十二隊斥候,每隊五人。這五個人在偵查時要注意彼此相望,不能脫離各自視線。每隊斥候之間相距一裏,散布範圍最大可達二十餘裏。
斥候都配備有響箭,以便遭遇突發事件時給後方報警。除此之外,他們還帶著旗槍,槍長三米,槍頭下置一麵一尺多寬的小旗幟。發現敵人隊伍,就左右急搖旗幟,後邊的斥候看到後,即層層傳遞信息至趙朗處。
如果敵人距離還很遠,不是突發遭遇這種情況,隻需要慢慢點動旗幟。要是敵人大部隊氣勢洶洶,那麼就要畫圓圈搖動旗幟。
但凡遇到山地險峻、騎兵上不去的地方,就由步兵拿著五方五色旗上山探查,所有山穀、密林之處都不能錯過。
有了旋風旅的這些斥候,等於輜重車隊有了眼睛和耳朵。
兩百裏路對騎兵來說,要不了兩日便能趕到。但輜重車行進就慢的多了,三天時間走了還不到一半。
每天中間歇息和晚上宿營時,盧小閑總不忘記讓團結兵們先訓練布車陣。幾天下來,這些團結兵布陣的速度明顯比出發前快了許多。
叢晨在一旁看了,忍不住搖頭:“運送輜重的團結兵,還用練習布陣,有這必要嗎?”
趙朗卻很欣賞盧小閑,他反駁道:“有備則無患,盧公子這麼做是對的!”
……
雄鷹穀是一道不過兩裏長的峽穀,過了峽穀再走三十裏就到洮州城了。
“瑪本!瑪本!”一個吐蕃哨騎滾鞍落馬,三步並著兩步奔到,筋疲力盡的戰馬噴著口沫被人拽到一邊,“唐軍的輜重隊距雄鷹穀大約二十裏!”
若按莽布支的想法,輜重隊一出廣武縣,他就可以率騎兵發動突然襲擊,一舉將他們全殲,可仇恨水執意要在雄鷹穀設伏。
仇恨水的理由很簡單,在一望無際的荒野
中襲擊對方,萬一被盧小閑逃脫,如何向大論交待?
見仇恨水將自己的父親搬出來,莽布支便不言語了。為了保險起見,隻好勉強同意仇恨水的建議。
莽布支聽罷滿意地點點頭,看了一眼身旁的仇恨水,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隻要他們進了雄鷹穀,注定隻有死路一條了!”
莽布支帶來的這一千騎兵,是從一萬人當中精心挑選出來的,可謂是精銳中的精銳。他們在曆次戰爭中所向披靡,戰功卓著,每名騎兵胯下坐騎皆為健碩無比的青海驄,號稱來無影,去無蹤,鋒芒無敵。以這樣彪悍的軍隊去襲擊一支慢騰騰的輜重隊簡直就是浪費,莽布支已經秿凱旋而歸的那一刻了。
……
輜重隊緩慢地行走在荒涼的曠野裏,按照計劃今天本應該穿過雄鷹穀後紮營住宿,明日一鼓作氣在日落前趕到洮州城。
可計劃沒有變化快,這八百團結兵中有一半人超過了四十歲,為使這些輜重車翻越大山,他們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幾乎累散了架。這幾日下來,很多人已經吃不消了,速度自然是越來越慢。上午又有幾輛大車的軲轆壞了,修好再出發時,三不折騰兩不折騰便已到了下午時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