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大非川之戰(1 / 2)

三人落座後,盧小閑開門見山道:“不管明裏暗裏,這些日子咱們也打過不少交道,你們或多或少對我也應該有些了解了。咱們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也不用遮著藏著了!”

郭勤點點頭:“盧公子,之所以鬥膽請你來,我和慕容門主也正是這個意思!”

“那好,你們二位誰先來講,我洗耳恭聽!”盧小閑做了個請的手勢。

“還是我先來吧!”郭勤目光憂鬱,聲音有些低沉,“這事還要從當年大非川之戰說起!”

當年,薛仁貴征發吐蕃,雖然打著“邏些道”的旗號,貌似將矛頭對向了吐蕃的國都,但其真正目的,還是幫助吐穀渾複國。至於所謂的“邏些道”,用意無非是恐嚇吐蕃,以此為名召喚吐穀渾故民歸降,鼓舞大唐軍隊將士的士氣。

高宗專門下了密旨,讓吐穀渾流亡國王慕容諾和弘化公主隨大軍一同前往。高宗的想法很簡單,也很直接,待薛仁貴打敗吐蕃後,直接讓慕容諾接管吐穀渾國。

由此看來,高宗對此戰可謂信心十足。高宗之所以對此戰如此有信心,就是因為薛仁貴是此戰的主帥。

薛仁貴,山西絳州龍門人,少有大誌,文武全才,一應征入伍就嶄露頭角,在高麗戰場上英勇救主,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人衝開敵方二十五萬人的戰陣,還用三箭擺平十三萬敵軍,奠定了唐朝第一猛將的名節。一生英勇善戰,凡四十年的作戰生涯,沒有犯過一次軍事指揮上的戰略性錯誤,是大唐不可多得的戰神。

更重要的是,薛仁貴還是高宗的救命恩人。

高宗即位不久,大唐遇到了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洪水,一時狂風暴雨,水流遍地,山洪暴發,連天子所居住的地方也不放過。

水龍王發怒,大地也要顫抖。水衝到皇帝休養生息的玄武門,並沒有給人間真龍多少麵子。在這關鍵時刻,玄武門的

守將居然大限臨頭各自飛,就恨老媽少生了兩條腿,什麼“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的金科玉律全他媽見鬼去吧,命都沒有了還保護什麼狗屁皇帝。

這時候,薛仁貴如天神一般出現了高宗麵前,他勇敢地爬上門框登高一呼,通知還不知水勢如何的高宗皇帝快快逃命。

一言驚醒夢中人,高宗立馬爬上高處,剛一上去洪水已經撒潑狂奔到腳下了,好險呀!就因為薛仁貴的提醒,高宗撿回了一條命,薛仁貴成了皇帝的救命恩人。事後,高宗還專門高興地送一匹寶馬給薛仁貴。

正因為這些淵源,高宗對既是恩人又是大唐軍神的薛仁貴,抱有極大的期望。在高宗他看來,隻要薛仁貴一出馬,吐蕃人立刻就會屁滾尿流的望風而逃。

若慕容諾和弘化公主沒有隨大軍一同前往,以薛仁貴的能力和大唐軍隊的戰鬥力,就算進攻無果也不至於落敗,可事情壞就壞在了慕容諾和弘化公主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