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不見不散(1 / 2)

雖然無奈,但盧小閑不得不妥協,要想見到馮元一和秦俊,沒有上官婉兒的幫助,還真不行。

“好吧!”盧小閑略一思忖,便吟出一首詩,“從來才女果誰儔,錯玉編珠萬斛舟。自言人比黃花瘦,可似黃花奈晚秋!”

這首詩出自明朝才女張嫻婧的《讀李易安漱玉集》,是讚美李清照很有才華的詩句。盧小閑直接拿來用了,等於拍了上官婉兒一個馬屁。

果然,上官婉兒聽了盧小閑的詩很是受用,臉上露出微笑:“看在這首馬屁詩的份上,這事我應了。”

既然是各取所需,盧小閑也不再藏私,凝神道:“陛下那裏,上官尚宮可以告訴她,其一,做好征招士兵的準備;其二,必須派一名能征善戰者擔任主帥;其三,一定要防止突厥介入大周與契丹的戰爭。”

上官婉兒追問道:“盧公子所指擔任主帥的能征善戰者,究竟是何人?”

盧小閑不置可否道:“此人是誰,陛下心中早有定論,上官尚宮不必問我!”

……

“他說朕的心裏有數?”武則天又問了一遍。

上官婉兒點頭道:“他是這麼說的!”

武則天沉思片刻,突然道:“莫非他說的是王孝傑?”

上官婉兒眼前一亮:“我也覺得他指的是王孝傑,軍中將領論起能征善戰來,沒有比王孝傑更強的了。隻是……”

上官婉兒的話雖然沒說完,但武則天知道她的意思:大周與吐蕃素羅汗山之戰大敗,武則天下旨,王孝傑被削官為民,一直在家賦閑。要是突然啟用王孝傑,會不會引起朝野上下的爭議呢?

武則天沉吟道:“朕知道了,這事還是先看看再說吧!”

說到底,武則天還是不相信此戰會敗,她必須要等最後的結果出來,然後再做定奪。

……

“這些天,他去過七名將軍的府上拜訪?”盧小閑聽罷,不由皺起了眉頭。

張猛告訴盧小閑,這些天在各個將軍府門前監視的人發現,有一個人去了七名將軍的府邸,這其中就包括陳玄禮和郭振。

而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皇嗣李旦東宮的長史袁恕己。

皇帝詔命征討契丹的有二十八名將領,留在洛陽的有十三名將領,袁恕己去過其中七名將軍的府邸,盧小閑打死也不相信這隻是巧合。

“今日他有什麼動向?”盧小閑又問道。

“昨天下午和今天,袁恕己哪裏都沒去,一直待在東宮內!”張猛回答道。

這就對了,盧小閑點點頭。

昨日,盧小閑去拜訪過李旦。

離開東宮後,他便聽說皇嗣生病閉門謝客了。

想必是因為李旦下了命令,袁恕己才停止了行動。

至於袁恕己是奉了李旦的命令,還是自己擅作主張去拜訪這些將軍的,現在已經不重要了。

盧小閑現在最關心的,是王先生所說的那名奸細。

難道袁恕已會是王先生口中所說的奸細?

可是,王先生說這人是一名領兵的將軍,

而袁恕己隻是一名文官。另外,袁恕己若真是王先生的人,自然會小心行事,怎麼可能光天化日下,明目張膽去那些將軍的府邸呢?

再三思忖,盧小閑都覺得袁恕己不大可能是王先生的人,至於他去七位將軍府上是為了什麼,隻能下一步再慢慢求證了。

想到這裏,盧小閑隻好吩咐張猛:繼續監視這些人,待有了新的發現再說。

……

回到洛陽之後,盧小閑還是第一次來到南市,南市看上去似乎比離開時又熱鬧了許多。

一大早,魏閑雲便讓人給盧小閑送來了一封信。

信很簡單,上麵龍飛鳳舞隻寫了一行字:“今晚酉時,秋風破,不見不散!”

看完魏閑雲的信箋,盧小閑腦中急速運轉起來。

說起來,盧小閑與魏閑雲並無深交,他們隻是吃過一次飯,就是在秋風破。

魏閑雲與謝雲軒一樣是謀士,但盧小閑對魏閑雲的印象非常不錯,至少比謝雲軒看上去要順眼多了。

盧小閑離開洛陽時,魏閑雲派人送信給他,信中約定:凱旋歸來時,一醉方可休。

想必是得知盧小閑回到洛陽的消息,所以魏閑雲才會請盧小閑前去踐約。

雖然算不上什麼凱旋,但對魏閑雲的邀請,盧小閑還是欣然前往。

一邊行走在南市的街道上,盧小閑一邊打量著路兩邊的各式店鋪。

“咦?”他突然停下了腳步。

這裏大多是胭脂和水粉鋪子,在盧小閑的記憶中,麵前的這座店鋪應該叫“桃花姬”。盧小閑在這裏為吟風和弄月買過胭脂,所以還有些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