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聞鼙鼓而思良將(1 / 2)

李楷固雖然是契丹人,但也學過兵法。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這是出自《孫子兵法--第七篇--軍爭篇》的軍事名言。意思是說,正在往家鄉走的軍隊不要攔截,因為大家歸心似箭,可以不顧一切的戰鬥。

“所以從這點上來說,你已經落了下乘,為後來的兵敗埋下了伏筆。不過,這也不是你能決定的。朝廷派你去追剿靺鞨人,你想不去也不行!但第二個敗筆,你完全是可以避免掉!”

“請盧公子賜教!”李楷固虛心的問道。

孫子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你既不知彼,也不知己,焉能不敗?”

李楷固一臉的茫然:“盧公子,此話怎講?您能說的明白些嗎?”

“契丹與靺鞨同在營州,你以為對靺鞨知根知底。事實上,靺鞨人的戰鬥力究竟怎麼樣,你一點也不清楚。”

盧小閑將祚榮如何以狩獵為名義訓練族中青壯士兵的事,仔細說給了李楷固。

“好一招瞞天過海,竟然把所有人都蒙在了鼓裏。“李楷固心悅誠服道,“盧公子教訓的是,我的確不了解他們的戰鬥力!”

“不僅是不知彼,你對己方的情況也不甚了解!”盧小閑侃侃道,“大周的軍隊與契丹的軍隊不同,契丹軍隊主要以騎兵為主,但大周軍隊是以步兵為主。當然也有騎兵,但主要是配合步兵作戰的。步兵與騎兵協同作戰,這就要求嚴密配合,對指揮官的協調能力要求也比較高。你以指揮契丹騎兵的方式,指揮大周的軍隊,肯定會亂套的!”

李楷固不能不承認,盧小閑說的太正確了,如果他帶領的是一支契丹騎兵,一定可以打敗祚榮。

“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第三個敗筆,太致命了!”盧小閑搖頭歎息道。

李楷固大氣也不敢出,緊緊盯著盧小閑。

“驕兵必敗,輕敵必輸。你太自大和輕敵了!”見李楷固麵上似有不服之色,盧小閑不容他辯駁,直截了當的問,“你可知道靺鞨人最大的軟肋在哪裏?”

“他們攜家帶口,還有大量的牛羊牲畜,這些都是拖累……”說到這裏,李楷固臉色一變頓時停住,他明白盧小閑為什麼要問這句話了。

“我要是你,絕不會與祚榮去真刀真槍的決戰。靺鞨人的家眷都安置在至延津城,你隻要攻下延津城,祚榮除了投降不會再有第二條路可走。就算攻不下延津城,隻要圍著它,祚榮也得來馳援,主動權豈不就掌握在你手裏了?”

李楷固聽罷,心中不由黯然:盧小閑說的一點沒錯,自己的確太自信了,他認為可以憑實力麵對麵打敗祚榮,壓根就沒想去攻打延津城。輕敵的影響是巨大的,所產生的變化是悄悄地,一點點地顯山露水。等你回過神來,勝利已在對方手裏朝你微笑。以己之短去攻敵之長,他敗的實在不冤。

見李楷固情緒有些低落,盧小閑岔開了話題:“下一步你打算怎麼辦?”

李楷固一臉苦澀:“打了這麼大的敗仗,還不知道這條命能不能留得住呢。若是能苟且活下來,以後隻能閉門思過了!”

“別那麼悲觀,你的命可金貴著呢!”盧小閑笑嗬嗬的瞅著李楷固,“今天我來找你,就是要和你商量一件事情!”

“盧公子客氣了,有什麼事盡管吩咐便是了!”

“你準備準備,過幾天可能要出征!”盧小閑神秘兮兮道。

“出征?出什麼征?”李楷固被盧小閑搞迷糊了。

“去對付突厥人!”盧小閑輕輕吐出幾個字。

……

“你怎麼知道陛下一定會派我掛帥出征?”狄仁傑斜著眼問道。

從李楷固那裏離開,盧小閑直接到狄府來見狄仁傑了。

“滿朝文武你掐著指頭算,除了狄閣老您,哪有一個夠條件有資格掛帥出征的人了?”盧小閑眼珠一轉,笑嗬嗬瞅著狄仁傑,“不信的話,咱們倆可以打賭!”

“不打!”狄仁傑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與盧小閑打賭,怎麼可能有贏的機會?

“就算我掛帥出征,又能怎麼樣呢?”狄仁傑不動聲色的反問盧小閑,“你要做什麼,就直說吧!”

盧小閑大老遠跑到狄府,沒有任何企圖,隻是為了告訴狄仁傑他的這個猜測,打死狄仁傑他也不信。

“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可以提高太子的威望!”盧小閑興致勃勃道。

“說說看!”狄仁傑有些心動了。

盧小閑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

狄仁傑思忖了好半晌,點點頭道:“我看可行,就這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