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盧若良說完,盧小閑大致了解了此次所議的是何事。
士家大族,自古便有之。
東晉有琅琊王氏與陳郡謝氏,大唐有崔、盧、李、鄭、王五姓以及清河、博陵二崔。
幽州雖然隻是大唐一隅,但也不例外,盧、劉、黃、秦四家雖比不得大唐的五姓七望,但在幽州當地也有數百年曆史,四姓幾代人之間相互聯姻,關係盤根錯節。
不管是盧氏這樣的超級大家族,還是像其他三姓家族,要想長久的傳承下去,除了家主的英明、家規的嚴謹、子弟的傑出之外,最主要的是要有龐大的經濟來源做支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了銀子,哪一個家族也無法正常延續下去。
正因為如此,盧、劉、黃、秦四大家族在幽州城裏都有不少產業。憑著產業每年的盈利,供給家族巨額的開銷,保證家族的正常運行。這些產業大多是世代經營,由祖輩一代一代傳下來的。
但是現在,這一切都被橫空出世的林家給顛覆了。
說林家是橫穿出世,一點也不誇張。
半年前,四大家族誰也沒有聽說過林家。
但僅僅隻過了半年,林家便悄無聲息的迅速崛起,讓四大家族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
雖然林家根基不深,遠比不了盧、劉、黃、秦四家百年大族,但林家家主卻毫不含糊,接連祭出幾個大手筆,讓之些大族吃盡了苦頭。
林家首先瞄上的是秦家在幽州城的產業,林家家主咄咄逼人強勢出擊,也不知使了什麼手段,竟然將秦家在幽州城內的各項產業打壓的抬不起頭來,致使秦家的收益急劇縮水,以至入不敷出。
沒有了銀子的支撐,秦家難以為繼,最終不得不向林家俯首稱臣,主動將所有產業都退出幽州城。
秦姓百年大族頓時沒落,轉瞬便消逝在尋常百姓當中。
嚐到了甜頭的林家如法炮製,沒過多久,黃家也舉步維艱,不得不步入了秦家後塵。
四大家族倒了兩家,明眼人都看的出來,林家下一步對付的不是劉家就是盧家。
林家就像一個高明的獵手,虎視眈眈盯著自己的獵物,在這種情形下,盧家和劉家都很緊張。
林家再次出手,很不幸,倒黴的劉家成了林家下一個獵物。
雖然劉家頑強抵抗,苦苦支撐沒有倒下,但在林家有步驟的圍剿之下,劉家已經朝不保夕了。
秦家與黃家沒落的過程,盧若良始終袖手旁觀,沒有任何舉動。
若說以前盧若良是為保存實力,不願激怒林家惹火燒身,可現在局勢如此明朗,就是傻子也看得出來,劉家若倒了,林家的下一個目標毫無疑問肯定是盧家。
正是基於當前的形勢,盧若良有些躊躇,是不是應該與劉家聯合,共同對付林家。
除了盧氏自家利益的考慮之外,盧若良不得不考慮夫人的感受。
盧若良的夫人劉氏,正是劉家現任家主的嫡親妹妹。
大戶人家的婚事講究門當戶對,盧若良與劉氏的婚事,是當年盧老太爺與劉家上任老家主共同商定的。
今日,盧若良召集盧家子弟議的便是此事:幫,還是不幫劉家。
在座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都發表著對此事的看法。
除了二公子盧無傷極力讚成與劉家聯手對付林家,其他人都不讚成盧家援手劉家。
在他們看來,林家與盧家向來井水不犯河水,盧家貿然出手幫助劉家,豈不是擺明了要與林家為敵?
林家對付其他三家的手段,他們都看在眼裏,若因幫助劉家而招惹了林家,對盧家有百害而無一利,故而都不同意這種盲目樹敵的舉動。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林家如此強勢,站在家族的角度,盧家眾人當然一廂情願的希望,林家與盧家繼續能和平相處。
可作為旁觀者的盧小閑,卻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林家對付完劉家之後,下一個目標毫無疑問便是盧家。
秦、黃、劉三家都被擊垮,林家有什麼理由會放過盧家。
連唇亡齒寒的道理都不懂,還坐在這裏大言不慚地議事。
對盧家眾人的這種短視行為,盧小閑歎了口氣,忍不住微微搖了搖頭。
盧無稽沒有想到,自己的細微的動作,被站在身旁的管家敏銳的收入眼中。
盧小閑不想參與他們的爭執,但卻不能不考慮盧無稽。略一思忖,盧小閑便有了計較。
作為盧家的庶子,盧無稽很有自知之明,像這樣的會議他一般隻帶耳朵來,從來都是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