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適,太合適了!”王守一直截了當道,“小閑,你上次說,要梁德全他們鬥的那番話,我都記在心裏了。跟你說實話,我沒少勸過姐夫,讓他放開手腳與梁德全鬥一鬥,可我怎麼勸,他也聽不進去,依然做他的縮頭烏龜。我想借過生日的由頭,讓你們坐在一起,你幫我好好勸勸他!”
“你都勸不了,他怎麼肯聽我的?”盧小閑有些猶豫。
“小閑,我相信你,你肯定會有辦法!”王守一斬釘截鐵道。
“那我試試吧!”盧小閑看向王守一,“吃飯定在什麼時候?”
“戊時!”
“守一兄,你先回去!戊時我會準時到府上拜訪!”盧小閑終於答應了。
王守一一臉的喜色:“小閑,咱說好了,不見不散!”
……
臨淄郡王府院內,李隆基與郡王妃親自將盧小閑送了出來。
王守一沒說錯,李隆基的郡王府比起盧小閑的宅院,可差遠了。
“郡王、王妃,兩位留步,在下告辭了!“盧小閑向李隆基與王蕙道別。
在洛陽的時候,盧小閑與李隆基便相識了,雖然感不上與李重俊和武延秀的關係,但也算是熟人了。今日來拜訪,他們倆像約好了似的,都不曾提起以前的事情。
李隆基對盧小閑很客氣:“多謝盧公子光臨,既然咱是鄰居了,以後就多走動走動!”
王蕙趕忙對王守一道:“大哥,你替我們送送盧公子吧!”
“好咧!”王守一與盧小閑勾肩搭背走出了王府。
瞅著盧小閑與王守一的背影消失在門外,王蕙扭頭看了一眼李隆基:“三郎,你覺得他說的是真的是假?”
李隆基搖搖頭:“我不知道!”
“那你為什麼答應與他合作?”王蕙不解道。
“我什麼時候答應與他了?”李隆基一臉狡黠。
“我明明聽到了,你怎麼又不承認了?”
“那可是帶條件的!”李隆基不以為然道。
“假如他真做到了呢?”王蕙反問道。
“你覺得他能做到?”李隆基不假思索,“他不可能做的到!”
王蕙不語了。
剛才,在酒桌上,盧小閑提出與李隆基合作,一起對付梁德全。
李隆基提出了條件:若是盧小閑能說服姚崇輔佐自己,他就會全力與盧小閑合作。
李隆基之所以提出條件,是基於兩方麵的考慮。
在洛陽的時候李隆基與盧小閑接觸,隻是為了瘋玩,他並不認為盧小閑有能力對付梁德全,提條件隻是讓他知難而退。
另一方麵,李隆基對姚崇非常推崇,若是盧小閑能勸說動姚崇,對他有百利而無一害。
事實上,李隆基剛到潞州時就有過這個念頭,想請姚崇幫自己。當時,姚崇卻以自己年紀已大為由,拒絕了李隆基。李隆基沒有死心,效仿當年劉備三顧茅廬,可姚崇卻根本不為所動。
李隆基前前後後顧了幾十次茅廬,好話說了幾十籮筐,姚崇不但沒有絲毫感動,後來甚至連李隆基的麵也不肯見了。
沒有姚崇幫助,李隆基還是義無反顧的與梁德全鬥起法來,最終以李隆基慘敗而告終。
王蕙當然清楚,請姚崇幫助李隆基,基本上是個不可能完成的條件。可是,王蕙怎麼看,盧小閑都像是胸有成竹的樣子。
在李隆基與王蕙麵前,盧小閑拍了胸脯做保證。李隆基認為這事很難,但對盧小閑就不是事了,他和姚崇的關係可不一般,有狄仁傑的遺言起作用,盧小閑一點也不擔心勸不動姚崇。
從李隆基的王府離開,盧小閑急忙去找魏閑雲商量對策。
……
姚崇正在書房閉目養神,聽見有人輕輕走了進來。他微張雙眼,瞄見進來的是姚閎,歎了口氣,又閉上了眼睛。
姚閎自幼十分聰慧,長大後學識淵博,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姚崇被貶為潞州刺史,將家也安在潞州,姚閎隨姚崇來到了潞州。梁德全走了韋皇後和安樂公主的門子,名正言順做了潞州刺史,姚崇沒有任何過錯,再次被貶為潞州長史。
此事打擊了姚閎,自此他便不思進取,每日同一群紈絝子弟賞風弄月,飲酒和賭博,成了風月場中慣客。梁德全做了刺史,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百般巴結韋皇後和安樂公主。姚崇一怒之下,上奏揭發梁德全惡行!結果梁德全依舊做他的刺史,姚崇卻第三次被貶為司倉參軍。
從正三品的宰相被貶職至正八品的司倉參軍,換作別人,早就心灰意冷辭職歸鄉養老去了。姚崇偏偏是個執拗之人,明明受了冤屈,卻哪裏也不去,隻是做著他的八品小官。
在姚崇看來,世上終有公理,他要看看那些跳梁小醜的最終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