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真凶(1 / 2)

“你說的是周賢?”

盧小閑覺得有些不大可能,周賢在盧小閑的推薦之下,重新又作了京兆尹,他一定會慎重行事,不應該做這樣枉法之事。

想了想,盧小閑對手胡掌櫃道:“您老先回去吧,這事我問問,若是真如您老所說的那樣,我一定會給您老一個交待!”

送走了胡掌櫃,盧小閑直接來到京兆府,向周賢問起胡掌櫃女兒的情況。

見盧小閑麵色不善,周賢不敢怠慢,趕緊將案情向盧小閑做了介紹。

昨夜,胡掌櫃的女兒胡孟芳的確是被人給殺了,有人看見個背影,凶手是一個光頭和尚。周賢接案後,在胡孟芳的床下尋得的一方錦帕,上麵繡著一個和尚,另有四個紅繡字:托心普潤。

周賢派出衙役打聽得知,慈恩寺有個和尚叫作普潤。

於是,便把普潤帶回府衙審問。

公堂上,周賢問普潤和尚,錦帕上為什麼會有他的法名?

普潤坦白胡孟芳寄情於他,這個胡孟芳因為母親早逝,而胡掌櫃沒有再娶,家中禮佛一應事體,皆交於胡孟芳打理,胡孟芳經常上慈恩寺禮佛,一來二去,無故就喜歡上了普潤,幾次三番要普潤還俗娶了她,普潤一心向佛,哪會理她!

這方錦帕胡孟芳曾經暗贈給普潤,又被普潤給退了回去。

前幾日普潤去請泥瓦匠,遇到胡孟芳,胡孟芳悄悄塞給他一張紙條,紙條上寫著:普潤,七日晚間,來我家後花園相會,你若不來,我就自殺!落名是胡孟芳!

普潤在跟三位泥瓦匠回寺廟的路上,把紙條揉成一團隨手丟了。普潤並不把紙條放在心上,覺得這是胡孟芳的把戲,未必當真。

如今聽到這胡孟芳果然死了!普潤跌坐於地,嘴中嚷道:“好個癡女子,她果真自殺?”

周賢驚堂木一拍,道出胡孟芳乃是他人所殺,死時胡家後院胡小姐的閨房門洞開,有跟男子苟合過的跡象,忤作已驗出,殺死胡孟芳的凶器乃是一把剪刀,直刺胸口,手段殘忍。

胡家附近有個賣夜粥的老漢,親眼見一個光頭和尚從胡家後院跑出來,匆忙逃走。老漢當時雖然覺得奇怪,但當時也沒多想,不料正是這個光頭和尚殺了胡孟芳,時間地點正切合胡孟芳居所和死亡時間。

然而普潤口內有詞,他一直都待在慈恩寺,根本不在案發現場,有住持和眾僧可以作證。且普潤辯解,胡孟芳傾心於他,他為何要殺了她,實在找不出理由!

周賢根本不信普潤之言,就要對他施刑,情急之下,普潤說他認識盧小閑,周賢這才作罷,讓普潤回寺,但須隨喚隨到,自己正準備去盧小閑府上告知此事。

聽了周賢的介紹,盧小閑也感覺這案子不應該是普潤所為,看來胡掌櫃有些冤枉周賢了。

“走,我們去慈恩寺!”盧小閑起身對周賢道。

周賢正為此案而頭疼呢,見盧小閑主動要介入,頓時喜出望外,趕忙點齊人手與盧小閑直奔慈恩寺而去。

慈恩寺在長安非常有名,高宗皇帝與則天皇帝經常前來理佛,倒是中宗李顯來的很少。

當年,則天皇帝還曾在慈恩寺住過一晚,那晚則天皇帝心情不佳,多虧了弘法住持用一串佛珠為則天皇帝開解排憂。則天皇帝回朝後,有外番使者上貢一批深海寶物,皆是那難得的瑪瑙珊瑚珍珠,其中有個珍珠串,共有八十四粒,潔白晶瑩,讓則天皇帝想起了弘法摘下佛珠串她他數珠子忘憂的事來。這一串名貴的深海白珍珠串,就被當成是佛珠賞賜給了慈恩寺。

後來,弘法主持暴死在禪房,由弘智做了住持。

弘智來到北殿,看到那三個泥瓦匠正在盡心工作,盡量把廟簷恢複舊貌,工匠的技藝也是不錯,弘智住持很是滿意。

看了一會兒,弘智住持就回了禪房。禪房的桌上供放著個佛盒,那串名貴的白珍珠就安放在盒子裏。

弘智打開了盒子,一團光亮,是粒粒珍珠在閃光。這條珍珠串實在是太貴重了,弘智平時並沒有拿出來戴。

端詳了好一會,弘智住持這才把珍珠串放回盒中,蓋上盒蓋。

普潤從京兆府回到慈恩寺,弘智詢問普潤情況,普潤老老實實將事情的原委說與了住持。

弘智知道普潤的為人,安慰了他一番便讓他去休息了,畢竟這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那三個泥瓦匠已提前把廟簷殘缺部分修補好了,弘智已驗過廟簷,便給他們算了工錢,三個泥瓦匠歡天喜地地離開了。

三個泥瓦匠前腳剛踏出寺門,弘智住持回禪房後,發現了禪房裏的珍珠串不翼而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