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大獲全勝(1 / 2)

各國使節充滿對大唐皇上的謙恭敬畏,他們看上去有些緊張,不僅僅是有些緊張,應當是真的很緊張。

一番禮節下來,李顯給各國使節賜座,並對他們進行訓示,禮部的通譯有條不紊地將大唐天子的話一句句翻譯給各國使臣。

李顯的訓話剛一說完,突然有一位使臣站了起來,他拿出一樣東西,對著通譯嘰哩哇拉說了一大通話,群臣雖然不知他在說的些什麼,但看得出來對方說話的口氣十分狂妄。

說話的正是吐蕃的使者乞力徐,盧小閑奇怪瞅著他,心中生出一絲疑惑來:和乞力徐打交道多次了,他明明能說一口流利的大唐話,為何此刻卻要用吐蕃語。

通譯剛開始臉上還保持著微笑,可後來,他的臉都綠了。

李顯也看出了有些不對勁,他向通譯問道:“這位使臣都說了些什麼?”

通譯支支吾吾半天也沒敢說。

李顯發火了,沉下臉道:“如實給朕翻譯!”

見李顯臉色不善,通譯不敢怠慢,隻好說道:“啟稟陛下,吐蕃使臣展示的是吐蕃的國寶佛齒,他說佛祖給他們留下的這個東西堅硬無比,所擊之物,無可阻擋。若大唐不服,可遣人一試!”

群臣聽罷頓時鴉雀無聲,這分明是在向李顯治下的大唐王朝叫板呢!

乞力徐身旁的尺帶珠丹和仇恨水麵無表情,盧小閑似乎意識到了什麼,一邊思索一邊靜觀事態的發展。

聽了乞力徐的話,李顯麵上露出不悅之色,他向身旁的一名金瓜武士命令道:“你去把他擊碎!”

金殿上的儀仗兵兼侍衛,因手持武器長杆頭部為金瓜狀,故稱為金瓜武士。

金瓜武士的最低選拔標準,即身高七尺以上,頂盔著靴後要達到八尺之高,盔頂要略低於金瓜錘尾。武士手持的金瓜錘長一丈,重六十斤,選擇身高力大之人才可勝任。

聽到陛下吩咐,金瓜武士走上前去,將佛齒放在大殿的地上,高高掄起金瓜錘,狠狠砸了下去。

隻聽到一聲音巨響,眾人放眼望去,佛齒已經不見了。正在疑惑之際,卻見金瓜武士從金瓜錘中將佛齒摳了出來,原來佛齒已經嵌入了錘體。

金瓜武士看了一眼深凹進去的金瓜錘,再瞅瞅完好無損的佛齒,隻能向李顯稟報:“陛下,確實無法擊碎!”

乞力徐臉上露出了洋洋自得之色,李顯毫不示弱,馬上宣旨:在長安城內招賢,三日內不論是誰,若能將吐蕃人的佛齒擊碎,重賞。

李顯的這道聖旨吸引了長安城中四麵八方的男女老少,很多人前來一試卻無人能擊碎佛齒,眼看著三天時間到了,乞力徐氣焰更加囂張。

李顯見此情形,氣兒不打一處來,也太不把我大唐放在眼裏了。氣歸氣,可事實擺在那裏,卻也無可奈何。

盧小閑也是眉頭緊皺,雖然他不知乞力徐這麼做是出於什麼目的,可若讓他真的得逞,不僅大唐的顏麵要受到打擊,而且這種事情還是在自己精心準備的宴會上發生的,盧小閑絕不能容忍。

就在此時,陳玄禮悄悄走到盧小閑麵前輕聲道:“盧大人,慈恩寺的普潤主持在宮門外要見你!”

陛下接見各國使臣是件大事,自然要加強宮中的戒備,陳玄禮親自帶著羽林軍在皇宮內四處巡查,恰好在宮門外遇見了普潤。

若放在以往,陳玄禮早就將人攆走了,可聽說普潤要見的人是盧小閑,陳玄禮便改變了主意,特意前來向盧小閑報信,畢竟他還欠著盧小閑的人情。

盧小閑趕緊來到宮外,果然見到了普潤。

普潤與盧小閑交談的時間並不長,當盧小閑再出現在了含元殿的時候,他已是一臉的輕鬆。

盧小閑悄悄走到李隆基麵前,交給李隆基一樣東西,並對李隆基附耳說了幾句什麼。

李隆基用疑慮的目光看向盧小閑,盧小閑對他微微一笑,輕聲說了句什麼,李隆基點了點頭。

太平公主的坐席距離李隆基並不遠,盧小閑與李隆基的一舉一動都落在了她的眼中,盡管不知道他們倆說了些什麼,但她斷定這裏麵肯定有些不尋常。

果然,似乎是為了證實太平公主的猜測,就在滿朝文武都以為沒有什麼希望的時候,李隆基突然站了起來,他走到乞力徐麵前,笑道:“別在這裏裝神弄鬼,利用佛祖遺物來坑蒙拐騙了,你這是欺負我大唐無人嗎?讓我來教訓教訓你!”

說罷,李隆基從懷中掏出一物,朝著佛齒重重地敲了下去。

李顯與群臣瞪大了眼睛,殿內裏瞬間變得鴉雀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