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再往洛陽(1 / 2)

薛訥滿頭白發,早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雖身帶甲胄,但卻沒有絲毫的笨重之感。

他親手斟了一杯茶,端到那個年輕人麵前,動作輕極靜極,卻又仿佛極隨意。

輕踱了幾步後,薛訥這才坐下,對年輕人道:“盧大人,可能是老夫孤陋寡聞,像今日這般傳旨,老夫還是第一次見。”

說話的時候,薛訥仔細打量著麵前的年輕人。

這個叫盧小閑的年輕官員,是陛下身邊的紅人,薛訥雖然遠在並州,可對盧小閑的作派和行事風格多少還是聽說了一些。敢於和當朝首輔宗楚客叫板,單是這份勇氣便讓薛訥對他有了一絲好感。

“陛下有陛下的難處,待會我會細細說於老將軍!”盧小閑淡淡一笑道,“還是請老將軍先接旨吧!”

薛訥點點頭,剛要起身,卻被盧小閑按住:“事情緊急,那些場麵上的禮節就免了吧,老將軍直接接旨便是!”

盧小閑這話真誠豪爽,頗有些軍營男兒的味道,又讓薛訥對對他有了幾份好感。

薛訥接過聖旨看過之後,臉色變得沉重起來。

良久,他才抬起頭來問道:“盧大人,我們何時起程?”

“明日一早!”

“這麼急?”薛訥心中一驚。

盧小閑有些歉意道:“老將軍一路鞍馬勞頓,理應歇息兩天的,但譙王箭在弦上,隨時都可能舉兵,我們若能早一些到洛陽,就多一份把握,不至於局麵失控!還請老將軍見諒!”

薛訥點頭道:“大局為重的道理老夫還是懂的,盧大人,就這麼定了,明日一早,我們就啟程趕赴洛陽!”

第二日,薛訥在驛館等待盧小閑前來,一同前往洛陽共同主持討伐譙王之事。可是盧小閑卻沒有來,而是派人給薛訥送了一封信。

薛訥看完信,良久無語。

安波柱奇怪地問道:“薛帥,出什麼事了,盧大人呢?”

安波注是薛訥的副將,他雖然是來自西域安國的胡人將領,但卻說著一口流利的大唐話。

安波注在軍中向來以勇猛而著稱,對薛訥忠心耿耿,多年來一直跟著薛訥征戰疆場,深得薛訥的信任。

薛訥長歎一聲道:“譙王派人在洛陽起事,盧大人得到了消息,昨晚已出發,快馬趕往洛陽,欲以一己之力阻止此事!”

安波柱吃了一驚:“盧大人手中並沒有一兵一卒,去了如何阻止此事?”

“唉!我何嚐不這麼想呀!”薛訥歎了口氣道,“他手中雖然有陛下的聖旨,可那些人既然已經下決心謀反,聖旨怎麼可能起作用呢?估計他這一去,凶多吉少!”

“那我們現在怎麼辦?”安波柱問道。

薛訥一揮手道:“傳我命令,抓緊時間啟程,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洛陽馳援盧大人,但願我們還能來得及!”

安波柱接了帥令,立刻命令所有隨行人員,星夜兼程快速朝洛陽進發。

……

洛陽城的初夏,突如其來的一場雨令城池驟然變冷。行人早就因為大雨絕了跡,連路邊店鋪也早早關上了門。往日喧鬧繁華的大街變得安靜下來,雨水衝刷了道路,也洗淨了塵囂。

遠處傳來一陣悶雷,天色愈發黑暗,雨腳也更密了,敲在傘麵之上,發出如同鼙鼓一般的急響。

大街上走來一個滿麵灰塵的青衫人,他邊走邊側耳聹聽雨聲,隨手將長衫下擺掖進腰帶之中。

跟在他身後的幾人牽著馬韁,也是風塵仆仆的模樣。

他們步子也還是方才的節奏,絲毫不亂。

空氣中有一些泥土的腥氣,生冽地衝進青衫人的鼻腔,他忍不住便打了個噴嚏。一邊揉著鼻子,一邊加重了腳步,水花於是飛濺起來,令始作俑者咧開了嘴,帶著些許惡作劇的快意。

青衫人正是盧小閑,他僅用了一天一夜便趕到了洛陽。

盧小閑扭頭對同來的燕穀吩咐道:“穀兒,去把他找來,我們在客棧候著!”

燕穀答應了一聲,轉身便消失在了雨中。

一行人找了家客棧安頓下下來,盧小閑在小二的引領下進了客房。

天色忽然暗下,仿佛瞬間從黃昏進入黑夜。

緊接著一個耀眼的閃電倏地劃過,雷聲驟起,霹靂當空,震耳欲聾,將門前老樹劈下一根粗幹,連大地也跟著震顫起來。

與此同時,虛掩著的窗戶被狂風吹開,發出砰然撞擊聲。呼嘯而過的氣流卷起櫃上紙筆等物:滿室紛飛。

盧小閑無奈搖頭,小二趕緊閉了窗子,再將屋子收拾好。

小二剛走沒多久,燕穀便帶著一人冒雨趕到了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