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太平公主之死(1 / 2)

“什麼‘天經’,什麼‘地義’?都是人編出來的,準確說,都是你們男人編出來的。不過這話在則天大皇帝時代很少聽說,誰說誰的官位、俸祿和腦袋都保不住。可見‘天經地義’遠遠沒有官位、俸祿和腦袋重要。”

“姑姑把女的看得這麼高,可今日您……”

“我今日也是敗在你們男人手上,出賣我的陸象先、慧範,還有我的兒子薛崇簡,都是男人……”

“姑姑,我看您年紀大了,改改脾氣,就住在這宮中,不問政事,安安靜靜度晚年,也算侄兒盡最後一點孝心……”

“打入冷宮?就在這兒?”

“難道不好?”

“放我回山莊,讓我自由自在地活……”

“恐怕民心通不過……”

“那就讓我死!”

李隆基搖搖頭,向姑姑告別。

太平公主臉朝裏,看都不看他一眼。

……

是晚,烏雲滿天,雷聲由遠而近。太平公主府屋內的桌上,擺著滿滿的菜肴,太平公主與崔湜相對而坐。

這時的太平公主雲髻高聳,鳳釵搖曳,襯托出白皙胖圓的臉龐。身著紅綢絲襖,杏黃色輕柔的紗裙高束於豐滿的胸前。腳下穿一雙金線精繡的高頭卷雲靴,坐在那裏,像是等待上朝。

太平公主歎息一聲,自己才五十多一點,看起來還不老,母親不也是六十二歲才登基嘛?

太平公主誰也不想見,她不願意別人留下一個失敗者的形象,而現在能陪著她的隻有崔湜。

“崔郎,來,我們喝上一杯!”太平公主舉起了杯。

崔湜並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舉起杯來一飲而盡。

太平公主見崔湜不言語,以為他在為自己的將來擔憂,於是勸道:“你放心,雖然我輸了,但我們還有命在。我太了解皇兄了,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殺我的,隻要我不死,你就會沒事的。到時候,我與你一起前往江南,改名換姓,去過男耕女織的平淡日子。”

……

就在太平公主與崔湜對飲之際,太極宮鹹池殿太上皇李旦的寢宮內,李旦也在和盧小閑與李隆基說著話。

李旦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李隆基與盧小閑二人,他的麵龐急劇地扭曲著,過了好一會,他才逐漸平息下來。

“太平沒事吧?”李旦的第一句話便是問太平公主。

盧小閑點點頭道:“太上皇,太平公主沒事!臣已經把她送進了公主府,有崔湜陪著她。隻是,她不能隨意走動。”

“那就好!”李旦明顯地鬆了口氣。

“你們倆坐!”

李隆基與盧小閑順從地坐了下來。

“你們倆或許一直在埋怨朕,為何會對太平如此忍讓?除了朕的性格因素之外,其實,還有一層你們不知道。”

盧小閑與李隆基靜靜地聽著。

“母後當年生了我們兄妹六人,其中四男二女,除了李弘、李賢、李顯三個哥哥之外,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姐姐早夭,朕沒有見過,唯一的妹妹便是太平。先說朕的這個姐姐吧,都說是母親當年不甘心做昭儀,為了皇後位置被母後掐死而嫁禍王皇後,因查無實據,無人證物證,以至到現在都是個謎。這事當年朕還沒出生,也沒什麼的感覺。再說說朕的大哥李弘吧,他是長子,四歲被立為太子,十幾歲開始監國,大哥聰明好學,仁義孝順,正直,責任心強,父皇多次派太子監國,實則是為了曆練大哥。大哥處理政事有主見,尊重大臣,勤懇負責,深得父皇喜愛信任,大臣們也擁戴他。後來,父皇病情加重體力不支,打算禪位給大哥。可有一天,大哥卻突然死在合璧宮,年僅二十四歲。對於這一事件,很多人說是母後幹的。其實,這是不可能的。大哥監國期間雖然某些事情和母親意見不一致,母子關係還是和諧的。大哥請嫁囚禁多年的蕭淑妃兩女兒,母後也同意。大哥是儲君,飲食起居保衛嚴密,下手投毒萬難。若是大哥上台影響母後繼續攝政,殺了他還有其他兒子即位,當時父皇也在宮中,母後也不可能當著父皇麵殺大哥。其實我們兄弟幾個都知道,大哥從小就體弱多病,當太子期間多次犯病,他拖著病體支撐著,當聽到父親要禪位給他,因思慮過重導致舊病複發病故,隻是後來反對母後的大有人在,這才把太子之死推到母後身上來詆毀她。大哥死後,二哥李賢被立為太子。我們四個兄弟當中,二哥是最優秀的,他自幼容止端雅,精讀儒學經典過目不忘,喜歡古詩詞古文,性格剛強比哥哥李弘有魄力。二哥多次監國,處理政務深得父皇滿意,為此還多次下旨表彰過二哥。二哥聽傳言說他不是母後親生的,為此心中對母後甚為逆反。宮內有一五品官明崇儼深受母後喜歡,後來被殺,母後懷疑是二哥幹的,派人從東宮馬廄裏搜出盔甲幾百領,謀反罪就落到二哥頭上,二哥被貶為庶人囚禁宮中,後囚禁巴州。父皇駕崩兩個月後,二哥自縊身亡。就在二哥被貶第二天,朕的三哥李顯被立為太子。說實話,三哥比起大哥二哥那可就遜色多了,他沒有主見,但與母後關係倒還融洽,三哥當太子監國期間一切都聽母後的,所以一直相安無事。父皇駕崩七天後,三哥即位了,尊母後為皇太後。三哥當太子時,把嶽父韋玄貞從參軍提拔為刺史,當皇帝後馬上要拜嶽父為宰相,中書令裴炎不同意,三哥一生氣便說了‘我以天下與韋玄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話一出口便惹禍上身了,三哥被廢為了廬陵王。至於朕的事情,就不必說了,你們都知道了。朕再說說我這唯一的妹妹吧,她就是太平。太平是最小又是母後唯一的女兒,很受疼愛。太平從小在皇宮生活,她與薛紹夫妻恩愛,八年生了四個孩子。後來,薛紹的哥哥參與謀反,受牽連被母親處死,太平為此與母後結怨。再後來,五王政變,也是太平逼迫母後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