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局麵失控(1 / 2)

局勢是緊張的、危險的,唯一能讓默啜可汗感覺到一點點欣慰的是,默啜手裏還掌握著突騎施欽化可汗娑葛的弟弟遮弩。

遮弩是剛剛叛逃到突厥汗國。人心不足蛇吞象,他哥哥婆葛被朝廷任命為十四姓可汗,賜名守忠,遮弩僅僅被賜名守節,而且所分部落明顯少於其兄,這個結果讓遮弩難以忍受。叛逃到汗國後,遮弩欲借助默啜大可汗的力量來奪取失去的權力。

遮弩的叛逃讓默啜掌握了突騎施的虛實,讓遮弩帶路閃擊突騎施是個選擇嗎?

“先打黠嘎斯!”沉默半晌的暾欲穀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翻越曲漫山,就是黠嘎斯的牧場。”

南下,有三大受降城的阻礙,很難找到便宜。

攻擊突騎施,要麵對安西大都護與北庭大都護的唐軍。

隻有偷襲相對偏遠的黠嘎斯才最安全。

唯一要克服的障礙也許就是滿天的飛雪,以及草地上、山溝裏丈餘深的積雪。

“這個季節,翻越曲漫山的路早就被大雪掩埋了,如何過得去?”不知誰嘀咕了一句。

“找個向導,路,總是會有的。” 暾欲穀毋庸置疑的口吻感染了眾人,血管裏冰冷的血受到激蕩之後似乎再次沸騰起來。

在阿熱人向導的引領之下,突厥人踏上了西征之路,暾欲穀作為大軍前鋒,平雪開道。

踏過冰凍的塔米爾河,蹣跚在哈內河穀,綿延的台爾希河將突厥人指引到了塔爾巴加泰山腳下,牽著戰馬、抓著樹枝、手攀腳蹬,登上了陡峭的山嶺。

眼前是一片平坦的緩坡,緩坡地盡處是一個大“雪障”,唐努烏拉山脈。

曆經十日十夜的艱苦行軍,突厥人繞過了雪障,卻遇到了另一個問題,迷路了。

進不得、退不得,正是左右為難的關鍵時刻,出去探路的哨兵居然發現了一條自北向南延伸的河流。

突厥人沿著河流一路向北,在蘇爾山口穿過西薩彥嶺以後,來到了阿熱向導提到過的阿尼河。

阿尼河發源於西薩彥嶺,向西南流入阿巴根河。根據阿熱向導來之前介紹,通往阿熱人的道路在阿尼河旁,這條通道窄的隻容一匹馬通過。

突厥人確定了自己的位置,確認了前進的方向。

突厥人已經誤打誤撞來到了阿尼河的上遊,順流而下進入阿巴根河流域,就可以找到遊牧在阿巴根河流域、葉塞尼上遊的黠嘎斯。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突厥人來到了點著篝火寂靜的黠嘎斯營地。

黠嘎斯人的夢鄉,很快被冰冷的長矛、 熾熱的火把擊得粉碎。留給他們的隻有驚醒的噩夢、帶血的朝陽。

殺了黠嘎斯可汗,降服了黠嘎斯餘部,突厥人準備踏著一矛深的積雪走上歸途。

就在此時,他們得到了壞消息,突騎施的欽化可汗娑葛已經率領十數萬大軍東進,到了博勒濟爾河流域的雅爾平原,依山傍水紮下大營,與北庭的唐軍形成了犄角之勢。

危險的局勢一觸即發,如果不是偷襲了黠嘎斯,那突厥就是三麵受敵了。

默啜可汗把大營紮在了金山之東,雖然是兩麵受敵,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生死關頭,默啜與手下的幹將們產生了分歧。

打,是暾欲穀曆來的選擇。

打,也符合突厥人的心氣,剛剛獲得遠征的勝利,讓他們鬥誌昂揚。

打,卻讓默啜可汗頗感躊躇。

勝利固然讓人向往,默啜可汗更關注的是誰來享受勝利的果實。

暾欲穀不愧為智者謀士,既聰明又賢德,可是默啜可汗的英明、睿智從何體現呢?

更何況,暾欲穀心中向來隻對默棘連與闕特勤兄弟倆有好感。

默啜決定用自己的方式成就屬於自己的輝煌:任命自己的兒子匍俱為西路大軍的統帥,留下默棘連、闕特勤、阿史德元珍、暾欲穀等眾人輔助匍俱。

大軍主力留在金山,默啜自己返回漠北的牙帳。

暾欲穀,偷襲黠嘎斯的功臣,被默啜可汗高高地捧了起來,留下眾人一臉的敬仰,默啜拔馬東歸。

默啜可汗臨走之際,專門對阿史德元珍叮嚀囑咐,讓他小心暾欲穀,別讓暾欲穀亂動,暾欲穀太危險。

這個消息讓暾欲穀得知了,暾欲穀與默啜可汗之間有了齷齪。

他們二人對局勢的認識有分歧也是理所當然的。暾欲穀是以強硬著稱:打,隻有擊敗麵前的突騎施,突厥人才有出路。

默啜雖然也同意這個判斷,但關鍵是能打過嗎?

一旦打成膠著戰,北庭的唐軍馳援,暾欲穀手下的軍隊就相當危險了。

默啜的想法是等待突騎施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