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登雲府的使命(1 / 2)

“雲興,則李家興,雲亡,則李家亡!”

幾位長老震驚地抬起頭,望著李明,李明沉著臉,點了點頭,表示此言不虛。引起了長老們的極大波動。

這話說的未免也太重了些吧?難道李家的生死存亡,就和這樣一個毛頭小子緊密聯係起來了?縱然是長老們曆經風雨,但是這麼嚴重的話語,也還是第一次遇見。

“既是五祖所言,小子們自當遵從。”大長老畢竟年紀最大,遇事也最為沉穩,眼見形勢如此,自然是無法更改,不如順水推舟,李德心中倒也不是特別擔心:李出雲這小子,我打小就看他行,他爹,他爺爺都是李家中心人物,以後他還能背叛李家?打死李德也不信,既然不會背叛,那麼登雲府走得越高,李家的地位也會水漲船高,當不當皇帝,要不要這個天下,和李家有什麼關係呢?

果然,李出雲繼續道:“諸位,在這樣的世界,你們不覺得皇權才是最大的阻礙嗎?我的理想,便是這個天下,徹底地成為一個秩序井然的天下,無論你是平民百姓,還是十大世家,都要生活在規則之下,法製,才是這個世界最應該存在的東西,而登雲府的目標,就是成為法製的標杆,監察天下,又何談皇權呢?”

眾人默默無言,確實,現在的玄黃界,皇權不斷集中,就連地方城主,也沒有足夠的權利,越來越多的權利都集中在皇家的手上,如果當世玄黃帝君是個雄韜偉略之才,倒也算是好事,可是,若是個昏君呢......

“高度集中專製皇權,造成地方官對中央和君主的絕對依賴,難免人浮於事。地方沒有相應的自主權,也難以實施有效的管理。

高度集中專製皇權,中央嚴格控製地方行政,不允許有獨立的行政體係存在。地方官吏必須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最後聽命於君主。中央對地方實行了過分高壓的管理;在分權的基礎上,牢牢控製著地方官吏的任免、監督和考核。造成如今帝君,亦或者是皇家獨斷專行,選官製度除了世襲,居然隻有推舉一條,就這一條,無數家族前赴後繼,買賣官位購入爵勳,產生了極為嚴重地腐敗問題。”

“君主過分信任皇親國戚,宦官。危害國家安全。專製皇權對待本族人寬容,對其他民族實施打壓,你看看,就拿我們李家來說,又有幾處產業沒被打壓過呢?世家不斷退讓,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就極容易發生動蕩和叛亂,造成國家不穩定。”

“如今帝君又加強了對地方及各級官吏及百姓的控製,造成百姓的苦難加深。加強專製皇權,會造成一些不良後果,形成了龐大的官僚機構和龐大的軍隊,導致嚴重的社會危機。加強了對人民的控製,影響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麵的自由活潑發展。這種製度又往往取決於君主個人政治品質的優劣,因為皇帝個人因素對政局影響巨大,統治集團內部的各種矛盾鬥爭,比如宦官專權、朋黨之爭、外戚幹政等,數不勝數,可以說都是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度的副產品。諸位難道還看不出來嗎?”

“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於一身,從決策到行使軍政財政大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皇帝的錯誤決策會對國家造成災難。皇權專製極易形成暴 政、腐敗現象,這些,現在已經出現了吧?一個沒有半點官職在身的九王爺,居然能在整個東南橫行霸道,靠的是什麼?就靠的是他老子,是上一任的玄黃帝君!”

李出雲清了清嗓子,最後輕聲說道:“而登雲府的使命,就是打破皇權,讓整個玄黃界,都恢複一片清明。”

不知道何時,李太白已經輕輕出現在李出雲的身後,欣慰地看著李出雲,不禁回憶起之前二人徹夜長談的場景。

“老頭,這個世界,為什麼數千萬年下來,仍然是動蕩不休?”

“這個啊......李大叔就要給你講講千古一帝的故事了......”

二人交談的具體內容李太白已經有些模糊,可是李太白清楚的記得,那個少年最後站起,抬著頭激情昂揚的說道:“總有一天,我要這天下,再無皇權!”當時李太白隻是一笑而過,那時候他隻不過是個鍛體境的小娃娃,沒有想到這麼幾個月過去,應該說是實際上四五年過去,這個小娃娃,已經成長成了一個白銀境的修者,真正地踏入了修途。可是他仍然沒有忘記當年自己的承諾,創立了登雲府,向著那個崇高的目標,一步一步邁進。

聽著李出雲劈裏啪啦說了一大堆,殿中眾人不由的屏住了呼吸,他們沒有想到,這樣一個二十歲的娃娃,對於玄黃的局勢,卻有著這麼清晰的認知,李信長歎一聲,眼中淚光閃爍,望著李出雲道:“你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