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一口鍋嘛,這個好說!”
鼠妖哼了一聲,接著轉身朝著其中一個長著牛蹄子的妖怪道:“老六,拿口鍋出來。”
牛妖老六聞聲,放下手中的一條兔子腿,揭開纏在背上的麻布,卻見麻布中包著一口黑黑的鐵鍋,鍋的邊緣處還少了一塊,是一個月牙形的缺口。
李蒙:???
進山找酒,背口鍋幹什麼?
背鍋俠?
鼠妖也不解釋,把鍋掀開,熟練地支在了火堆上道:“鍋給你備好了,別磨蹭,快做,爺爺們都等著吃呢!”
“好嘞!”李蒙拿起剝好的兔肉,趕忙走到鍋旁,又從旁邊的地麵上捧起一些幹淨的雪,放在鍋中加熱融化,接著又陷入了思考。
他準備給這幾隻妖怪做的,是小時候在廣東吃過的白切雞,當然這裏的雞肉要換成兔肉了。
所謂白切雞,講究的是皮爽,肉嫩,骨香,需要用文火慢燉,再輔以沙薑、蒜茸等粵菜常用的調料。
但是眼下條件太過簡陋,沙薑等調料更是想都不敢想,所以李蒙能做的,隻是突出這道菜中的“白切”二字,也就是盡可能突出這道菜的口感。
隻是眼前還有一個小問題:
製作白切雞一般都選用比較嫩的三黃雞,可是兔肉最大的特點就是口感比較柴,二者的差距不可謂不大,若是想把兔肉變得和雞肉一樣嫩,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把內部的水分牢牢鎖住。
若是在一間配置豐富的廚房中,李蒙有十幾種方法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眼下是在荒郊野外,隻能取其中最簡單的一種——用味精,輔以一些特定的手法來製作。
味精又要到哪裏找呢?
“味精…味精…穀氨酸鈉……”
李蒙看著手中的兔肉,有些發呆。
片刻之後,他漸漸有了一些想法。
兔肉中本身就含有多種氨基酸,其中便包括穀氨酸,他的手中現在又有鹽(氯化鈉),那麼是不是可以通過什麼辦法,讓穀氨酸與氯化鈉反應,直接在熬製的過程中生成味精呢?
草木灰!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鹽,而在有碳酸根存在的前提下,鈉離子和氨基酸中的羧基就會脫水縮合生成對應的鹽!
想通之後,李蒙頓時就著手開始熬製。
他把之前取出來的兔子內髒又清洗了一遍,接著放進鍋裏,又在眾妖怪驚愕的眼神中,從鍋底的灰燼中抓出一把,和鹽粉一同放在鍋裏,之後便開始觀察鍋中的情況。
果然,內髒中留存的蛋白質緩慢分解出氨基酸,又在草木灰的催化作用下逐漸和鈉離子結合,產生了一個一個的鏈狀穀氨酸鈉分子並且聚集在了一起,之後又分散在了水中。
李蒙嘴角浮起微笑,成功了!
但是…好像哪裏有些不對勁呢……
“為什麼我能看到氨基酸,還能看到鈉離子?”
“什麼情況?”
想到這裏,李蒙再也顧不上一旁的幾隻妖怪,瞪大了眼睛傻在鍋邊。
這些東西不是應該用電子顯微鏡才能勉強觀察到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