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精明的老太爺非常想要結鄭家這個盟友。
但是他個人覺得,單憑劉文和孫英群的姐妹情, 還是過於單薄了。
劉家就算是出來劉文這麼一個異類, 也還是一個謀臣之家。
謀臣之家的特點就是必須的依附於將領, 因為謀臣當到頭, 也就是個總參謀長。在大軍區裏也還隻是個副職。
軍隊裏,永遠都是槍杆子硬說話就硬。
如果要想劉家真的實心實意地跟鄭家結盟的話,兩家還需要更硬, 更加牢固的關係才行。
孫英群對追悼會裏的暗流並不關心。因為她全部的心神都用在了控製自己身上。
她必須極力控製自己才能讓自己不至於失態的哭泣。
作為被救的人, 她可以適度的表示悲傷, 但是,過分的悲哀會讓別人產生不好的遐想。尤其是起齊娟曾經大鬧過她的病房的情況下。
有的時候,懷疑的種子,隻要在人的心裏種下, 不需要水和陽光一樣可以生根發芽。尤其是當麵對她婆婆的時候。
孫英群不想也不能在追悼會上歇斯底裏地哭泣, 雖然她十分想要用痛哭和眼淚來發泄自己內心深處的悲傷。
可是,現實太過殘忍, 無情。
麵對著鄭軍的遺像,孫英群不禁在心裏問道:你可以永遠保持著這個微笑,可是還活在現實中的人們,卻要拚盡全力才能笑的出來。
最終, 孫英群還是流淚了。
大滴的眼淚從下眼瞼的最低處溢出,就好似蠟像被融化後流出的蠟滴, 順著被強迫成木然表情的臉頰滑落。
整個追悼會, 唯有陳銀霜哭得最為淒慘。
女孩還不知道, 她傷心的淚水,從某種程度上挽救了她姐姐的危機。
呂翠翠也抹了兩把淚,追悼會麼,就算是沒什麼感情,人家對你兒媳婦也是有救命之恩的。
在把鄭軍的骨灰按放在烈士陵園的時候,外麵居然是一個豔陽高照的好天氣。
孫英群看了看天氣,一個月前,也是這樣的好天氣,他個桃花眼青年就這麼不聲不響地衝過來,撲向她。。。
因為最後骨灰的安放是在陵園,所以大佬們參加完追悼會就都回去了。
陵園裏隻有幾個年輕人和鄭軍的親人。
大部分的流程都已經完成了,到了最後,全看個人感情的深淺,決定留下來的時間長短。
孫英群對身旁的鄭承業和劉文點了點頭,表示,想要再站一會兒。讓她們不用再陪在她左右了。
劉文跟鄭承業聊起了部隊裏的事。
銀霜也站在鄭軍的骨灰盒前,靜靜地抹淚。
此時的孫英群和銀霜一前一後地站在鄭軍的遺像前,銀霜相對地站的更加靠近遠去的鄭承業等人。
烈士陵園裏的骨灰存放處是一處開放式的一層建築。
穿過大廳,裏麵是一排一排的存放骨灰盒的架子。這些架子都極高頂部固定在天花板上,底部固定在地板上。
遠遠看去,就好像一麵一麵帶有小格子的牆一樣。
每個架子有將近十米長,後麵靠建築背麵留有一排過道,讓人們通行。
整個烈士陵園的骨灰存放處就好似一個巨大的蜂箱。一排一排的存放骨灰的高牆就好似一排排的蜂窩,四邊是留給人行走的過道。
鄭軍的骨灰盒存放的比較靠後,此時骨灰盒前麵就隻剩下孫英群和陳銀霜兩個人了。
鄭承業跟劉文因為已經開始往外走了,所以站得比較遠,李博文跟在劉文的身邊。劉雲基本上是站在鄭承業他們和孫英群兩姐妹之間。
驚變就發生在這一刻。
因為兩邊都有過道,大家隻用通往大門的過道,很少有人去注意靠後麵的陰暗過道。
又因為好多高大的骨灰牆擋著,所以沒有任何人發現,一個黑瘦幹枯的身影正鬼鬼祟祟地順著後麵無人的過道慢慢向鄭軍擺放骨灰的地方潛行。
骨灰存放處,即便是再多照明燈也透著一股子陰森。
孫英群雙手環抱著自己的上臂,直直地看著骨灰盒上那張桃花眼青年微笑的照片。
突然剛剛走了沒幾步的劉雲又轉身向孫英群姐妹撲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