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臨陽本就生得已算好看,而對麵人卻生得更加俊朗。眼如星月,眉似山巒,丹鳳眼在眼角處微微向上,帶了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風流昳麗。然而少年神色端正嚴肅,便隻留那如刀一般銳利的氣勢,直逼人心。
那是華京世家公子難有的肅殺嚴謹,猶如北境寒雪下盛開的冰花,美麗又高冷。
楚瑜的目光凝在了那少年身上,一瞬之間,她仿佛是回到了上輩子,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那麼近距離看過這個人。
那時候他已經是名震天下的鎮北王,五軍都督府的大都督。手握兵權,權傾朝野。
她被顧楚生送離華京那日,風雪交加,他駕馬回京,黑衣白氅,麵色冷然。
那時候他比現在生得硬朗許多,也不似此刻這樣,眼中尚含著少年人的稚氣和勃勃朝氣。
他的目光冷如寒冰深潭,駕馬攔住她的馬車。
“顧夫人?”
他語調沒有起伏,雖然是詢問,卻沒有半點懷疑,早已知曉車簾之中的人是誰。
楚瑜讓人卷了車簾,坐在馬車裏,恭敬行禮,平靜回他:“衛大人。”
“顧夫人往哪裏去?”
“乾陽。”
“何時回?”
“不知。”
“顧夫人,”衛韞輕笑:“後悔嗎?”
楚瑜微微一愣,衛韞看向遠處:“顧夫人可知,當年衛府上門提親前,家中人曾來詢問,楚家有二女,兄長心慕哪位。兄長說,他喜大小姐,因大小姐習武,日後待我成年,他若不敵,可帶妻上陣。”
“成親前一夜,兄長一夜未眠,同我吩咐,楚家好武,若迎親時動了手,我需得讓著些。”
說著,他轉頭看向她:“顧夫人與令妹不同,令妹趨炎附勢,乃蠅營狗苟之輩。顧夫人卻願舍禦賜聖婚,隨顧大人遠赴北境,征戰沙場。可惜顧夫人有眼無珠,我兄長待夫人如珠寶,夫人卻不屑一顧。”
“夫人走至今日,”他目光平靜:“可曾後悔?”
那時候楚瑜輕笑,她迎著對方目光,神色坦然:“妾身做事,從來隻想做不做,不想悔不悔。”
青年沒有說話,他靜靜看了她許久,淡然出聲:“可惜。”
她沒有回話,隻恭恭敬敬跪坐著,看那青年打馬離開。
如今她仰著頭,看著衛韞和楚臨西動手,他手上功夫明顯是高出楚臨西很多,卻與楚臨西糾纏許久,讓得不著痕跡。
楚瑜不由得彎起嘴角,從旁邊花盆裏撿了一顆石子,朝著楚臨西就砸了過去。
石子砸在楚臨西身上,當場將楚臨西砸翻過去。
楚臨西嚎叫出聲:“衛七郎你陰我!”
衛韞站在屋頂上呆了片刻,隨後反應過來,朝著楚瑜的方向看過去。
便看見女子身著喜服,頭戴鳳冠,斜靠在門邊,手裏拿著一塊石頭,上上下下扔著,笑得好不正經。
衛韞旋即明白發生了什麼,燦然笑開。
他朝著楚瑜拱了拱手,隨後縱身躍下,楚臨西正和衛家其他兄弟在鬧,楚臨陽在調和,衛韞迅速繞到了衛珺後麵,小聲說了句:“哥,嫂子可漂亮了!”
衛珺穿著喜袍,雙手負在身後,麵上假裝淡定,不著痕跡往衛韞身邊靠了靠,小聲道:“你見著了?”
“楚臨西就是被嫂子打下來的。”
衛韞說到這裏,頗有些憂愁:“哥,我覺得以後我可能真打不贏你們夫妻兩了。”
衛珺彎眉笑開:“那是自然,你哥的眼光能錯?”
說話間,到了時辰,楚建昌也不再耽擱了,抬了手,楚臨陽趕緊招呼楚臨西和其他衛家人站列在兩邊。
而內院裏,侍女慌慌張張衝進來,開始給楚瑜蓋蓋頭,扶著楚瑜往外走去。
衛珺站在正前方,衛韞和二公子衛束站在衛珺身後,其餘人等分列幾排站在這三人後麵,楚家人站在台階上,禮官站在右首位,唱和出聲:“開門迎親——!”
大門緩緩大開,楚瑜身著喜袍,由楚錦攙扶著,出現在眾人眼前。
她眼前一片通紅,什麼都看不到,隻聽喜樂鞭炮之聲在耳邊炸開,而後一節紅色的綢布放到她麵前來,她聽見一個溫雅中帶著掩飾不住的緊張的聲音道:“楚……楚……楚姑娘……”
楚瑜輕笑,她握住紅綢,溫和出聲。
“衛世子,別緊張。”
她說:“我跟著您。”
衛珺的心驟然安定,他握著紅綢,那忐忑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他沒有選錯人。
鎮國侯府的世子妃,理當是這樣,能用一句話,讓他從容而立的人。
聽了楚瑜的話,衛韞微微一愣。
那漸行漸遠的少女,滿打滿算,也不過比他大一歲,可是卻已經有了截然不同的氣勢。
或許如同他覺得自己要急切長大撐起這個衛府,她也覺得自己作為長嫂,應該撐著他吧?
衛韞看著楚瑜的背影。
楚瑜自己沒有發現,可衛韞卻清晰看到,血跡從楚瑜背後印了出來。
她受了傷,而她卻依舊含著笑,連語調都沒有因為疼痛顫抖。
就像白日裏,她明明已經在看見自己丈夫棺木時眼裏盈滿了眼淚,卻仍舊含笑扶起她,給他端上一杯祝捷酒。
什麼事她都埋在自己心裏,雲淡風輕,用最美好的姿態麵對他,用無聲的動作同他說,無妨,一切安好。
為什麼不和他說實話呢?
衛韞捏緊了拳頭,滿腦子都是她背上印出的血跡,慢慢閉上眼睛。
被打到淤血的腿骨隱隱作痛,然而內心有另一種更強大的疼痛湧現上出來。
因弱小所導致的無能為力,無可奈何。
他從未有一刻,他那麼渴望權勢。
帶著父兄歸來的路上,他想的隻是如何查明真相,如何沉冤昭雪,如何成為家中頂梁柱,支撐住衛家。
然而在那女子含笑說出那句“嫂子罩你”的時候,他才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的弱小與無力,他甚至還不如一介女流,一個,雖然是他嫂子,卻隻比他大一歲的小姑娘。
他要活下去。
衛韞猛地睜開眼睛。
他無清醒知道,他必須活下去,站起來,他要成為能夠為別人遮風擋雨的那個人,隻要他活著一日,他絕不會允許衛家再經曆今日的痛苦!
楚瑜從天牢中走出來,心裏思索著衛韞給出的線索。
太子監軍,姚勇是太子的舅舅,必然是受太子指示,來到了白城,然後與衛忠密謀了一個計劃。
可是因為怎樣的原因,計劃失敗了,姚勇將所有的責任推脫到了衛家身上。而皇帝……大概也是知道的。
楚瑜坐上馬車,用手指敲著大腿思索。
這件事,皇帝到底是知道,還是參與?
是皇帝導致了這件事的失敗,衛家為皇帝背鍋;還是太子導致了此事發生,皇帝為太子遮掩;又或是皇帝本就有鏟除衛家之心?
不,不可能。
楚瑜想到第三個答案,瞬間否定。
謝太傅會站在衛家,且他是在察覺內情的情況下幫助衛家,足以證明皇帝並不是打算對衛家趕盡殺絕,甚至對衛家有愧疚之心。如果皇帝本就打算鏟除衛家,衛韞根本回都回不來。
皇帝不會留下衛家任何苗子。
隻要不是皇帝刻意打算鏟除衛家,那衛家就會安全許多。
楚瑜思索著回到鎮國侯府,蔣純還在等她。楚瑜看見蔣純,笑了笑道:“你怎麼還不睡?”
“你沒回來,我記掛著。”
蔣純上前扶著她下來:“今日如何?”
“有些眉目。”
楚瑜抬頭看向蔣純:“府裏其他人如何了?”
“張晗和王嵐哭得厲害,被勸回去了,姚玨在房裏罵曹衍罵了一會兒,如今睡下了。謝玖待在靈堂裏,不知道回去沒。”
蔣純言語裏有些疲憊,說了這些,加了句:“今日各家都來了人,也不知道說了什麼。”
楚瑜點點頭,同蔣純道:“你辛苦了。”
“我倒還好,”蔣純艱難笑起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倒是你……”
蔣純歎了口氣:“阿瑜,若不是你在這裏,我怕我自己……”
話沒說下去,可楚瑜卻知道她要說什麼。上輩子她不在,蔣純所作出的選擇,便可窺見她如今內心一二。楚瑜用力握了握蔣純的手,沙啞道:“我在這兒。”
“不說了,”蔣純壓著要出來的眼淚:“先回去睡吧。”
“你先去吧。”楚瑜笑了笑:“你也累了一天,先去睡半夜,我去靈堂守七星燈,等下半夜你再過來。”
蔣純猶豫了片刻,還是點了點頭,陪楚瑜走了一段路,便回去睡了。
蔣純是個能做事的,楚瑜出去半天,衛府的靈堂便已全都搭建好,衛風也重新尋了棺木安置,安安穩穩放在靈堂。
楚瑜換了一身衣服來到靈堂之中,剛進去,便看到一個人影。她穿著一身素衣,跪在地上,守著靈堂前供奉著的七星燈。
七星燈有七根燭線的油燈,按照大楚的說法,人死之後,要由七星燈照亮黃泉路,七星燈需要家人看護,頭七天不能熄滅,否則那人便尋不到黃泉路,成為孤魂野鬼。
衛家人如今才回來,這七星燈也就如今才點起來。
楚瑜走進靈堂,跪在那女子身邊,輕聲道:“你在啊。”
“嗯。”
謝玖淡淡開口,轉眼看她:“去見小七了?”
“見了。”
“情況如何?”
楚瑜沒說話,謝玖也沒問,謝玖知道楚瑜並不放心她,她也不逼迫楚瑜。
她靜靜看著棺木,聲線平穩:“今日母親來,同我說,讓我向小七求一封放妻書。如今聖心未定,我待在衛家,她怕我會跟著衛家一起葬了。萬一那七萬人真是衛家的罪,此罪可大可小,要是落一個滿門抄斬,我該怎麼辦?”
“下次去見小七,”楚瑜聲音平淡:“我幫你求。”
“你不怕嗎?”謝玖轉頭看她。楚瑜沒說話。
若是以前,若她隻是謝玖,那自然……是怕的。
可是重活一輩子,生死一事,也就沒那麼害怕了。走過的路回頭走,便會有更多的勇氣。
更何況,她清楚知道當年衛家沒有被滿門抄斬,當年便沒有,如今她如此幫扶,又怎麼會有?
然而這些話她不會說出口來,謝玖垂眸:“我原以為我會很怕,可是今天看他回來,我突然就不怕了。”
“我不想見他的。”謝玖輕歎:“我怕看見他,我就不想走,就想跟著他去。阿雅生前總問我喜不喜歡他,他說他感覺不到我喜歡他。其實吧……”
謝玖輕輕閉上眼睛,她喉頭竄動,哽咽片刻後,沙啞道:“我就是怕,自己太喜歡他。女人一生本就艱難,庶女之路更是難走,我這輩子本就是算計著過,談什麼喜歡不喜歡,我的路就太難了。”
“你看,”她站起身來,慢慢走到衛雅棺木邊上,她將手放在衛雅棺木上,低頭看著棺木,仿佛是那人睡在那裏,她在看那睡顏。她含笑看著,眼淚驟然滴落而下:“若是我不喜歡他,該多好。”
****公告完…********
楚瑜靜靜看著她。
、
最初見謝玖時,她對謝玖,談不上喜歡。然而如今看著謝玖,卻有萬般滋味湧上來。
上一輩子謝玖匆匆離開,或許就是知道,越晚走,越是要麵對這鮮血淋漓的現實,就越容易傷心。
一個人如果不多與之相交,便論不了善惡。
楚瑜看謝玖靜靜看了衛雅一會兒,慢慢轉過頭來:“你可知如今皇位,太子和六皇子有所相爭?”
太子生母出身姚家,而六皇子則出身大族王氏,乃真正名門貴女所出。
楚瑜不明白謝玖為何突然說這個,但卻也知道,依照謝玖性子,絕對不會無緣無故說這些。於是她靜默不言,耐心聽著。
謝玖手拂過棺木,平靜出聲:“陛下擁姚家為新貴,立姚氏女為皇後,其子為太子,其目的在於權衡。六皇子代表氏族,姚家便是皇帝一把刀。可是將一國尊位交給一把刀,合適嗎?”
“這個問題,”楚瑜思索著:“應是滿朝文武所想。”
“那太子自然也會如此作想。”謝玖垂眸:“兩年前,王氏與姚氏爭河西之地,陛下讓公公參謀抉擇,太子曾連夜來衛府,當夜他們似乎發生了很大的爭執,太子連夜離開。”
“後來河西之地歸於了王氏。” 楚瑜似乎明白了什麼,謝玖點點頭,目光裏帶了冷色:“此次太子是監軍,姚勇亦在戰場之上。若此事是太子從中作梗,你可想過應對之策?”
楚瑜沒說話。
上輩子,最後登基的並不是太子,也不是六皇子,而是如今方才兩歲的十三皇子。
當年六皇子登基後,衛韞直接帶人殺入皇城,和顧楚生裏應外合,將六皇子斬於劍下,隨後輔佐了這位皇後幼子登基。從此顧楚生和衛韞一文一武,鬥智鬥勇到了她死。
她死後如何她不知道,但她卻知道,她死之前,太子早就死得透透的。而太子之所以死,卻是和一個人脫不了關係——
長公主,李春華。
這個人今日她已經去拜見過。她是當今聖上的長姐,與聖上一同長大,情誼非常。她對聖心拿捏之準,當世無人能出其左右。她年少守寡,膝下僅有一個女兒,守寡之後,她幹脆養了許多麵首,荒唐度日。
上輩子,李春華將自己的獨女李月晚許給了太子,要求太子對她女兒一心一意,太子應下,卻一直在外偷歡,李月晚懷孕時發現,因激動早產,最後難產而死。李春華從此怒而轉投六皇子,從此一心一意和太子作對。
如今太子剛和李月晚訂親,李春華尚還不知太子那些荒唐事,若是她知道了呢?
楚瑜琢磨著——按照李春華那愛女如命的脾氣,知道太子在外麵做那些事,還能善了?
是人就要發脾氣,發脾氣總得找個由頭,這時候衛家的事如果撞到李春華手裏,一切就能順利成章。
楚瑜捋順了思路,舒了口氣,同謝玖道:“我明了了,謝過。”
謝玖看楚瑜的神色,便知道她是找到了辦法,點了點頭,也沒有多說,目光落在衛雅的棺材上,許久後,她沙啞出聲:“我走了,再不回來了。你活著時候,我已經盡力對你好,你死了,我沒有留遺憾。下輩子……”
她捏緊拳頭,輕輕顫抖:“你我再做夫妻吧。”
說完,她猛地轉身,朝著外麵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