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想做什麼?”
“把刀都放下!”
“現在是什麼時候,你們竟然還有心思在窩裏橫,如果你們真的有閑工夫,不如想想如何度過寒冬吧!”
“度過寒冬,糧食都沒了拿什麼過冬,吃土嗎?”
雖然話很生硬,但是兩個人最終還是分開沒有打起來。
烏裏斯製止了一場衝突,但是蠻族大軍內的氣氛開始變得奇怪,普通的蠻族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他們能夠感受得到,周圍的氣氛,凝重的讓人喘不過氣來。
......
滄羊城外,鞏義目送著蠻族大軍離開滄羊城。
蠻族之所以會這麼快撤離滄羊城,絕對有鞏義和神衛營的功勞。
有了張誠諒的加入,鞏義對滄羊城可謂了如指掌,在蠻族攻破滄羊城的第一天,鞏義就在張誠諒的帶領下潛入了滄羊城,並且擊殺了幾十個正在作惡的蠻族士兵。
當時鞏義對張誠諒說道:“主公曾經說過,擊殺敵人的有生力量是削弱他們最好的辦法,永遠不要嫌棄戰果太小,積少成多,敵人每天減少一個,我們就在勝利的路上前進了一步。”
楊遠當初給鞏義等人傳授遊擊戰的精髓時,格外跟他講了弓兵的應用。
在原來的鞏義心中,弓兵是一個軍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光憑弓兵是不夠組成一個完整的軍團。
但是楊遠給他講明了另外一個發揮弓兵作用的作戰方式。
原本他是不屑主公嘴裏所說的麻雀戰,冷箭運動。
但是真正的嚐試過後,他開始接受這樣的作戰方式,
在己方實力比較弱的時候采取這樣靈活的戰法能夠減少自己的損失,盡量削弱敵人。
鞏義在大漢帝國養成的是大軍團作戰,特別是大兵團優勢作戰的思想,並不十分契合楊遠目前的情況。
多虧楊遠也不是一個草包,他也是一個帶著一個世界智慧的人,所以才能讓鞏義等召喚兵盡快適應環境。
蠻族劫掠滄羊城這三天,神衛營斥候和弓兵給蠻族造成了大量傷亡。
而他們明明知道周圍還隱藏著一支順國軍隊,但是他們就是找不到鞏義等人。
因為鞏義有一個地頭蛇帶路。
張誠諒對滄羊城的各個隱秘角落都非常清楚,這還是他在當混混頭子時積累的經驗。
現在他用當混混頭子時積攢的經曆幫助了鞏義等人擊殺蠻族,無論是什麼樣的經曆,隻要找到了合適的利用方法,都能成為最寶貴的財富。
如果不是張誠諒對滄羊城的了解,鞏義他們絕對不會取得這麼好戰果。
三天時間他們擊殺的蠻族超過五百。
而他們動用的人數隻有五十人。
人再多就不好隱藏了。
蠻族離開時,鞏義和張誠諒就站在滄羊城內的一處高點看著他們離開。
“就這樣讓他們離開了?”
張誠諒的語氣中帶著不甘。
這幾天的行動讓他心中的壓抑釋放了很多。
但是想要這三天蠻族犯下的滔天罪行,他心底的怒火又重新燃了起來,而且更勝之前。
鞏義嘴角帶著冷酷的微笑,“離開?想的美!不留下點什麼就想離開,他們也太小瞧我神衛營了。”
雖然蠻族可能還不知道他們的敵人叫做神衛營,但是他們確實已經被神衛營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