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招募他們的人也很少會用強製手段,因為這樣會讓她們在讀書人之間變得惡名昭彰。
就算是楊遠也不想背上這樣的名聲,除非悄悄的做。
呸!悄悄的做不行,我根本就不會用強迫的手段,我堂堂帝國空間之主,會做這麼沒品的事情嗎?
肯定不會啊!
所以楊遠對這個雨溪先生非常感興趣,但沒有對他報太大的希望。
老吏接著介紹雲傑公子和李賢先生。
“這雲傑公子姓朱,原本也是滄羊城中的大戶人家,可惜得罪了貴人,家道也便衰落了下來。
據說後來他幾次科舉落榜之後就放棄了仕途,專心治學。
滄羊城中的人都知道他的才學很高,但是沒有人敢招募他。”
老吏說的這些人中自然也包括上一任郡守和郡尉,他們或許知道朱家得罪的貴人是誰,或許不知道,那又有什麼關係,為了一個讀書人得罪一個貴人不值得,讀書人那麼多,人才總是能找到的。
接著楊遠又聽老吏介紹第三位大才,李賢先生,他與之前兩位大才不同,年紀要更大一些,不過也隻有五十多歲。
在順國已經是知天命之年,放在楊遠上一世也不過剛過壯年而已。
但放在這裏,這位李賢先生明顯已經失去了大誌向,大抱負,他現在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教學生。
他最崇拜的人就是孔聖,所以立誌成為了一個有教無類的人,不管什麼樣的身份,隻要能被看中,就會被他收為弟子,跟隨他一起在城外的莊園學習。
據說這座莊園在蠻族入侵種被毀,現在李賢先生正在帶著他的學生們修複莊園。
聽完老吏的講述,楊遠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不管這三位的真才實學如何,光聽剛剛的講述就知道他們各個都是非常難搞的人。
“怪不得他們能留下來。”
楊遠現在明白他們三個大才之人還能夠流落民間了,對於一個正常的官員來講,他們三個不僅是大才,還是麻煩。
尤其是第二個朱雲傑,簡直就是麻煩中的麻煩。
招募人才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處理政務,然後升官發財,招攬朱雲傑得結果反而是丟官大於升官,沒有趕他離開滄羊城已經是上一任官員們足夠克製了。
也是朱雲傑自己的才識夠高,聲望不小,否則沒準什麼時候就悄無聲息的消失在某個角落裏。
不過對於楊遠來講,朱雲傑反而是最好招募的人才,不就是得罪了有權勢之人嗎?楊遠會怕?
笑話!
楊遠決定了就從這個朱雲傑動手。
“你來帶路,我去見一見這個雲傑公子。”
老吏聽到楊遠的話後有些驚訝,“大人,這位雲傑公子得罪的人可不簡單,您是不是在考慮一下。”
在他看來,郡尉大人現在最適合招攬的是李賢,他用於教學的莊園沒了,隻要郡尉大人能夠幫助他修複莊園,李賢一定會非常感激,到時候在教學的同時也就自然而然的替郡尉大人出謀劃策。
不過楊遠可不在乎這些,管他得罪了什麼人,他還敢派人來滄羊郡報複嗎?
隻要他趕來,楊遠就敢把他們全部埋在樹根底下充當樹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