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都是在別國內流傳,宋國殺神的名頭在邊境之地還是能小兒止哭的。
後來不知道怎麼宋國境內也開始流傳子武暴虐之名,當初那些士兵還為他感到不平。
沒想到惡名流傳越廣,子武的官升的越快。
直至成為大將軍。
這其中有子武的默認甚至推波助瀾,但是一開始絕對不是他自己傳揚出去的。
子武明白自己的暴虐隻要讓大王和那些大臣們看到就足夠了,但沒想到那些人竟然會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暴虐的人。
子武能拒絕嗎?
不能!
他隻能讓傳聞變的更加可怕,因為他知道越是可怕的傳聞,越有人懷疑。
子華和徐壽在邊境的收獲不錯,至少維持了表麵上的平靜。
邊關的將士們表示,隻要能夠保證他們的後勤補給充足,國內的事情他們可以不參與。
“我們是邊關的將士,我們的使命就是守好邊關,其他事情不用考慮我們。”
邊關的情況讓子華比較滿意,兩不相幫已經是不錯的結果。
相比邊關,其他地方的很多人並不支持大將軍,這才是問題所在。
與此同時,齊、順、楚三國和宋國周圍的幾個小國都知道了宋國的變故。
大將軍與國主的鬥爭!
這種事情他們很熟啊!
中州上曾經數百個小國是如何消失的?
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這件事情,內部的權利鬥爭。
天賜良機!
包括三個霸主國家在內的十幾個國家都開始調動兵力準備幹涉宋國的政變。
但在中州上講究一個師出有名,否則就是不義之戰,如果大勝還少,否則就算小勝一場也遭不住其他國家的譴責和圍攻。
一時間周圍近萬裏的疆域都熱鬧起來了,宋國王都成了十幾個國家的焦點。
幾天的時間內,宋國王都暗流湧動,許多人想方設法見到大將軍,也有無數人想要衝破大將軍的封鎖去見宋君,實在不行,見到左良也可以。
不僅王都裏的大人物,宋國各處隻要有身份的人都有人上門拜訪。
不想摻和這些爛事的人自然講那些拜訪得人拒之門外,對宋國忠心的人也對他們不假辭色。
但不管在哪個地方,都不會缺少野心家。
他們沒有子武那樣的實力,但卻有著和他類似的想法。
如果沒有外力存在,他們的結局注定是一個悲劇,但現在嘛!
他們的希望來了!
齊、順、楚三國雖然實力最強,但他們三家的情報人員確實最難取得成果的幾家。
除了那幾個沒什麼實力,隻是出來湊湊熱鬧的國家,就屬他們三家最不受歡迎。
當然待遇肯定是最好的。
但隻要他們一說正事兒,主人家要麼故意推脫,要麼沉默不語。
答應合作者寥寥無幾。
而且答應與他們合作的無一不是實力最弱,口碑最差,影響力最小的人或勢力。
他們知道如果和其他國家合作,一定沒有機會踏上更高的位置,隻有和齊、順、楚三國合作才有可能成功。
雖然以後可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但不合作他們連付出代價的機會都沒有。
先把入場的鑰匙拿到手再說其他。
管他門後會有什麼可怕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