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027(2 / 3)

黎曼青沿著展廳從天青餘韻看起。

北宋時期汝窯瓷器的獨特釉色對後世影響深遠。

自明清時起,便有許多文人士大夫傾盡所學仿燒,這也正是許多現代人仍在追求的,例如陸嶼。

從前黎曼青覺得青瓷大概是翠綠的色澤,但隨著了解深入,才明白其追求的是一種半灰半綠的顏色。既可以說是青色隱於灰,又可以說是灰色隱於青,其中界限隱晦難辨。

黎曼青不是專業的,在她看來這些後人仿燒的瓷器已經是絕美,就像她看陸嶼那位朋友工作室裏那些被摔碎的瓷片一樣。有的青一些,有的灰一些,但都有種君子之美。

接著,她來到了考古所得的區域,這兒有修複的瓷器,也有碎塊。邊上介紹遺址的圖片中有一張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圖片裏滿是半埋在泥土裏的瓷片,它們大多都碎了,並不是因為歲月和土壤,而是因為當時燒製出來後覺得不盡如人意,便當作殘次品摔毀了。求的便是那一個絕對完美的“天青色”。她看著那滿地殘片,眼前浮現出曾經官窯裏的人傾盡全力沒日沒夜地燒製,曆經千百個“失敗品”才能出一個成功的汝窯瓷器。

這便是它的難度,難怪後人難以還原。其所需的人力財力精力都是極端的,更別說其中失傳的技藝。

最後,黎曼青來到了累世遺珍這一片,這裏是那些千百年來飄流四方的珍寶,有些如今已散落在世界各地,由故宮博物院向外國博物館借回,這才能短暫地重歸故土。

它們不僅有美貌,還承載著故事,隻是難以言說。

柔和的聚光燈下,各式瓶、洗、碗、盤、碟、水仙盆、三足樽、撇口碗、鸚鵡型熏爐蓋鈕等一一呈現。

黎曼青站在一件橢圓水仙盆前,久久未能移步。

因陸嶼提到過水仙盆,她對此也多了一份關注。

視線聚焦在瓷器上,緩慢地渙散,眼前仿佛出現了山頂雲海之上,煙雨過後的天。

就該是這樣的青色。

雲霧為其蒙上一層灰白,隱隱透著青。而最神奇的是,它不是透明卻似透明,實實的顏色裏有一種透出微弱亮光的感覺。

不自覺遍失了神。

這一看,時間飛逝,等黎曼青從展廳裏走來,天色已聚變,日光西移,廣闊的天界令人想起李白的一句。

“應是天仙狂醉,亂把白雲揉碎。”

遠眺著就仿佛從裏剝出了天色,逐漸著迷。

黎曼青緩了緩心情,看著手機裏存的照片,確實沒有實眼看到的萬分之一感動,但也意義十足。

在傍晚來臨前,她沿著故宮又逛了逛,還有幸碰見了幾隻“網紅”故宮貓,逗弄一番。

夜晚回到酒店後,她坐在窗邊的書桌前,給陸嶼發去了幾張照片。

青階:「好看。」

另一邊,他收到了孟高義的信息,他主動又說了點陸嶼的故事。

從他的言辭裏可以得出,陸嶼大二回國後確實發生了點什麼,才讓大三的他改變了留在歐洲工作幾年的念頭。孟高義說他應該是遭遇了什麼變故,但具體的他也不知。

其中最有深意的還要屬他強調了好幾回,陸嶼大學時期一個女朋友也沒交過。雖然追他的人不少,但他是鋼鐵直男一個,誰都攻不下。要麼是大學期間沒有談的想法,要麼是心裏有人。

黎曼青仔細回想了一下,陸嶼其實也不算撒謊,他隻是沒提過這些事。

但她總覺得陸嶼在隱瞞,所有事情都模棱兩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