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間,李囂已經將調料倒入到兩口大鍋中。
一口倒入白糖。
另一口鍋內則倒入食鹽和剛剛備好的香料。
緊接著,李囂繼續開口講解道:“不管是炒五香花生,還是花生芝麻糖,最好都是用中火,若對自己把握火候的能力沒有信心,千萬不要用柴火土灶,可以嚐試著用小火去翻炒。”
“等到白糖融掉,便可以製作花生芝麻糖啦,在等待的過程中,切記要進行翻炒,防止白糖糊掉。”
“再說五香花生,將煮好的花生米煮好以後,便可以倒入鍋裏翻炒,並非隨意的翻動,而是要將食鹽均勻的翻到花生米的表麵,時間控製在十五分鍾左右就好。”
“等到表麵的食鹽被翻炒的開始脫落,花生米肉眼可見的在變幹變脆後,基本上就可以出鍋了。”
在李囂翻炒五香花生的時候,另一口大鍋裏的白糖已經融化,呈現出透明的粘稠狀態。
晶瑩剔透,好似琥珀,霎時好看。
見狀,李囂邊用左手進行翻炒,邊用右手倒入一些麥芽糖。
“大家可能要問為什麼要倒入麥芽糖,其實很簡單,其實很簡單,隻是為了單純的讓色澤好看些。”
“下一步,我們就可以倒入花生米了。”
“整個過程一定要快,倒入花生後,再翻炒一陣,便可以把這花生糖撈出來了。”
李囂講解的很熟悉,製作的簡單。
若想要學習去做的,即便是廚房小白,都可以嚐試上手。
係統很靈性,將李囂製作的這個過程都以高清的方式呈現給直播間的遊客,就跟看《舌尖上的華夏》似得。
“看著好好吃,這一定是小時候的味道。”
“小時候家裏就經常做!”
“誰不是呢,小時候特別淘氣,每次放學回家,看到父母下地去了,就會來到雞窩,摸幾個雞蛋,和幾個小夥伴煮著吃。”
“小時候真好,那時候的冰棍都是五毛的,辣條都是一塊的,而且種類還多,還都很香,沒那麼多添加劑,現在一點兒也沒有以前的味道了。”
“園長,我正在邊看你做的,邊學習,可我發現家裏麥芽糖,可以不添加嗎?”
“樓上的,這個問題不不需要園長回答,我可以告訴你:當然可以,隻不過色澤有點偏差罷了。”
……
直播間的遊客們議論紛紛,李囂也沒有閑下來。
雙手並用。
一邊翻炒五香花生。
一邊攪合著花生糖。
“五香花生差不多已經做好了,咱們用漏勺過濾下底料,等到放涼之後就可以直接開吃了。”
“至於花生芝麻糖,還需要撒上芝麻,並進行塑形。”
“我們要將它放到油紙裏,進行包起來,接著用碾子或者粗木棍碾平,最後趁熱用刀來切。”
“至於切成什麼形狀,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喜好,一塊塊,一條條都可以!”
“在這裏再科普一個小知識,花生糖在公元四百多年年的戰國就已經有了,那時候戰火紛紛,人們為了逃難,也為了將食物方便攜帶,就會將花生和糖進行熬煮,漸漸的就發明了花生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