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分兩頭,那日賈詡飄然而去,心下暗自思忖:“賈某到底要不要去遊說李乾呢?這江東侯雖說是名不錯的主公,言談舉止倒也可圈可點,奈何區區兩萬黃巾殘部確實翻不起什麼大浪,縱然袁紹一時不察被其占了先機,最終的結局依舊是難免走向滅亡!賈某的亂世‘龜道’才是大道之本,切不可被其小恩小惠亂了心性...不過...如此行事賈某的心境上會留下裂痕,還有那郭嘉竟是死心塌地地追隨於他...算了,賈某就走這一遭,換一個本尊神心長存!”
殊不料你的義薄雲天並沒有換回賈詡的感恩戴德,反倒是其本心裂痕及郭嘉激起了他內心深處的那份惻隱之心。
邯鄲城邑,肇起於殷商。商代建都於邢(邢台),遷都於殷(今安陽)的數百年間,邯鄲為畿輔之地。
公元前386年趙敬侯遷都於邯鄲,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使趙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430年,魏文侯把魏都城從安邑遷都洹水(今魏縣舊魏縣村),並以鄴城(今臨漳)為陪都。戰國時期,邯鄲作為趙國都城達158年之久,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朝,秦始皇將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邯鄲是邯鄲郡的首府。西漢,邯鄲城有“富冠海內,天下名都”之稱,除國都長安之外,與洛陽、臨淄、CD、宛齊享五大都會盛名。
邯鄲乃亙古皇都,城高牆深,屋舍井然,此刻皓月當空,正是夜深人靜之時,長街如蛇,兀自通向一片漆黑之中,伸手不見五指。
街道的盡頭,邯鄲城最大的客棧——“福來客棧”此時正燈火通明,這座客棧的層數並不高,隻有三層,較之“品仙閣”的八層建製略顯不足,不過其勝在幅員遼闊,占地麵積極廣,因此單單是檔次不一的客房便有近千。
福來客棧,二層毗鄰街道的大廳,錯落的幾張餐桌上仍有零零散散的幾名顧客,其中最卓爾不群的便是那名依窗而座的青衫男子,滿桌的佳肴未置一筷,隻是手中的那杯香茗卻是時不時地被其細細品味,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目光每每在不經意間飄向街道的盡頭。
火光斑雜,人聲馬嘶,喧嘩雜亂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徑自向著“福來客棧”行來,待得燈光掩映,展現在眼前的赫然是一支百餘人的輕騎衛隊。
當首一人年少英武,兩道劍眉斜衝入鬢,尤為醒目,臉光無須,勁裝素裹,策馬奔騰間英姿極為矯健,隻是待得其行至福來客棧跟前,其身後斜背的長槍轟然入目,果然是氣勢不凡,鋒芒衝天。
少年行事幹練,翻身下馬,馬匹及長槍俱有專人前來接引,後麵跟隨的一百餘人赫然是軍紀嚴明,勒馬而立,俱是神色緊張地盯著少年離去的方向,一副如臨大敵的表情。
“你來了,快快入座!”青衫男子的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抬手虛引入席。
那名少年看似青澀,行事卻頗為老成,也不客套,逋一坐定便舉手作揖道:“文和先生,深夜相召不知有何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