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天降奇兵(1 / 2)

夜色淒迷,月黑風高,星辰寂寥,黯淡無光,唯有那天狼星色紫且妖芒大盛,戰伐殺戮,悉出一念!

廣宗城守軍與麴義帳下的弓弩手“石來箭往”,戰得好不熱鬧,奈何雙方畢竟沒有短兵相接,是以隻能算是雷聲大雨點小,傷亡並不慘重。

話說土山之後有數百名精壯的大漢,赤膊著上身,全身肌肉墳起,青筋暴突,汗出磅礴,正“哼哧哼哧”地挖掘著地道,這便是麴義的奇襲之計!

一處黑暗之所,稀稀落落竟有千人之巨,此刻正竊竊私語或閉目養神,顯然是有所圖謀...火光掩映,赫然顯露出當首兩人的麵容,其中一人不是別人,竟然就是日前在廣宗城中不翼而飛的李乾!

另外一人道貌岸然,三縷胡須垂下,飄逸至極,嘴唇蠕動,竟似對著李乾“耳提麵命”著什麼。

“大人,廣宗城中的情況李某已和盤托出,唯一的變故便是那‘天道盟’,江東侯有內應在城中並不稀奇,奈何這‘天道盟’橫空出世,震懾四方,區區一名執事便擁有【淬心之箭】這等逆天的將神技,當真是令李某歎為觀止!”李乾娓娓道來,但講到【淬心之箭】這幾個字的時候思緒飄忽,竟不期然有幾分後怕。

“天道盟這個組織極其神秘,不過他們的行動貌似也是最近這段時期才開始活躍...殊為詭異的地方便是他們的目標竟然是那些擁有將神技且成名極久的武將,當真令人摸不著頭腦!”道人打扮的中年男子眉頭微蹙,冷然道。

“隻是他們的出現不要礙了明公的大事才好?!”李乾猛地一咬牙,目露決絕道,似乎有股子“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意味。

“哼...明公未雨綢繆,業已在此經營了一年有餘,絕對不會出紕漏的!隻是...這江東侯不知道要在廣宗逗留多久?當真是費神!”

“荀先生無需煩憂,咱們雙方井水不犯河水,甚至從某種層麵上還有幾分同仇敵愾的政治利益,想必江東侯也並非不明事理之人!嘿嘿...”李乾輕笑一聲寬慰道。

原來李乾麵前的這位中年人竟然是號曰“王佐之才”的荀彧。

荀彧,字文若,潁川潁陰人(今河南許昌),與郭嘉算得上是老鄉,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後世史書有載:“荀彧在戰略方麵為曹操規劃製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製天下’、‘迎奉天子’等等,戰術方麵曾麵對呂布叛亂而保全了()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方麵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誌才、郭嘉等大量人才。正因為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等方麵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郡’。”

雖然此刻的荀彧並沒有展示出龍鳳之姿,經天緯地之才,但是其已經逐漸被曹操所器重,奔走四方,網羅人才,儼然在臉上刻著“如曹某親至”幾個大字。

是以當初賈詡說李典之時,荀彧竟已於暗中秘圖李乾,叔侄二人亦是因此詭異地分侍二主...

“李將軍,曹公之所以事先沒有透露自己的身份便是因為當今局勢紛亂,而此處乃是袁紹的腹心之地,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反受其亂!如今淳於瓊授首,李將軍的投名狀自然是至情至性!嗬嗬...原本得一虎而棄一地也是上上之選,恰巧江東侯奇襲廣宗,正好當了這替罪羔羊,咱們也因此有了喘息之機,得以在這廣宗城地的密道之中屯紮下來,此地儲備了近一個月的糧草及飲水,想必已能拖過這段非常時期,洛陽城中有些複雜,曹公眼下無暇東顧,你們要好自為之!”荀彧目露凝重,訕訕地計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