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糧草未動、騾馬先行(1 / 2)

當武涉正在彭城遊說淮南王英布時,項莊卻來到了歙縣。

丹陽郡的歙縣山區,曾經的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已經被焚毀殆盡,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片片碧綠如茵的牧草草場,這裏便是楚國最大的軍馬場——歙縣軍馬場,馬場裏養殖了不下十萬頭蒙古矮腳馬,以及千餘匹阿拉伯混血馬。

為了引進阿拉伯馬,楚國可是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

為了支撐水師船隊下南洋,楚國很是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財力。

在第一次下南洋失敗之後,楚國很快又打造出了一支由二十艘楚船組成的船隊,仍由戈勝率隊,偕四千銳士二下南洋,結果卻正好遇上南越兵變,這支船隊便成了運輸隊,往返於南越、江東之間,轉運了數萬楚國壯丁。

半年後,戈勝重整旗鼓第三次下南洋。

這一次,船隊甚至已經過了馬六甲海峽,然而不幸的是,船隊在印度洋上再次遭到了颶風的侵襲,滿載公輸紙、白酒、絲綢等貨物的四艘楚船觸礁沉沒,沒有了這些貨物,再去西洋也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戈勝隻好返航。

第四次下南洋時,船隊的楚船增加到了五十艘!

而且戈勝也吸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將貨物分開放置在各艘船上,這樣既便有一艘或者幾艘船隻沉沒,也不會影響大局。

這一次,戈勝的船隊終於抵達了天空之城——巴比倫。

此時的兩河流域正處於塞琉古(亞曆山大大帝麾下大將)的統治之下,並且正遭到羅馬帝國跟安息帝國的東西夾擊,因而根本無暇招待東方來的客人,不過楚國人還是得到了他們想要的東西——阿拉伯馬、駱駝還有大量的黃金!

然而返回江東的路上,不少船員紛紛患上惡疾,相繼死去(其實是虐疾)。

繞過馬六甲海峽之後,四千水手已經死得隻剩下不到一千人了,甚至連樓船將軍戈勝也患病暴卒了,一千人可駕馭不了五十艘楚船,幾個校尉一合計,便將健康的阿拉伯馬、駱駝以及所有的黃金集中到了二十艘楚船上,然後鑿沉了另外的三十艘楚船。

從馬六甲回江東的路上,又死了不少人。

等船隊返回丹徒港時,出發時的四千水手已經隻剩不到六百人了,而且一個個全都皮包骨頭、瘦得不成人形了,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隨船抵達江東的數百匹阿拉伯馬以及數十頭駱駝卻是完好無損,幾萬斤黃金也是毫厘無損。

聽說戈勝也在中途暴卒,項莊大為悲慟,當即追贈戈勝為烏鄉侯,並由戈勝年僅九歲的長子戈布承襲了爵位。

所以說,為了得到阿拉伯馬,楚國可是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的。

現如今,歙縣軍馬場裏的一千餘匹混血馬就是以阿拉伯馬為馬種,跟蒙古矮腳馬雜交改良而來的。

不過項莊畢竟是穿越眾,因此沒有重蹈漢武大帝的覆轍。

漢武帝將所有從大宛引進的汗血寶馬都用於配種,卻忽視了維係汗血馬的血統基因,結果走上了一條引進、配種、改良、回交、直至消亡的不歸路,到最後,偌大的大漢帝國,竟然再找不出一匹純種的汗血寶馬。

所以,項莊並沒有將全部的阿拉伯馬用於配種,而是保留了一定的種群,以維係阿拉伯馬的基因,隻有維係好了阿拉伯馬的基因庫,才會不斷有阿拉伯馬用於改良,歙縣軍馬場才能源源不斷地培育出優秀的混血馬。

不過從個頭上看,改良後的混血馬也不怎麼出眾。

事實上,從巴比倫引進的純種阿拉伯馬也隻有六尺多的平均體高,隻比蒙古馬的平均體高多出尺許,用來組建輕騎兵那是綽綽有餘,若是用來組建重裝騎兵,那就不行了,要想組建重裝騎兵,怎麼說也得是體高超過八尺的高頭大馬!

不過,正如蒙古馬中存在體高超過八尺的駿馬一樣,阿拉伯馬的種群中也存在體型超大的個體,甚至還會誕生體高九尺的駿馬,隻要培育的阿拉伯馬種群、混血馬種群足夠大,就總會培育出足夠的駿馬,組建重裝騎兵那也是早晚的事。

然而,項莊這次來歙縣,卻不是來看這些混血馬的。

項莊這次來歙縣,是為了遠征巴蜀征集騾子來的,因為在歙縣除了軍馬場,還有一個大型騾馬場,裏麵蓄養著好幾萬頭騾子。

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項莊卻是糧草未動、騾馬先行!

騾子其實就是馬跟驢雜交的後代,既有驢的負重能力、抵抗能力,又有馬的靈性和奔跑能力,而且,騾子吃的還比馱馬要少,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甚至還要勝過西南馱馬,有了騾子,軍馬場裏淘汰下來的劣馬就能全部變賣,補貼軍馬場的支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