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莊沉吟片刻,突然回頭吩咐屈不才道:“屈不才,即刻飛鴿傳書,將齊軍的可疑動向轉告淮南國相蒯徹,讓淮南軍及早防備!”
“喏!”屈不才轟然應喏,領命去了。
旬日之後,江陵渡口。
渡口前車馬如織、冠蓋雲集,臨江王共尉正親自率領杜洪、公孫武等文官武將前來渡口迎接楚國大軍,作為一國諸侯王,共尉原本是不必這麼客氣的,不管怎麼說,楚軍主將高初都隻是個鄉侯,當不得他這般大禮。
但是,考慮到楚國強大的國力以及軍力,今後臨江國麵臨漢軍威脅時,還需仰仗楚國的鼎力支持,共尉這才采納了上將軍公孫武的建議,親率百官前來渡口相迎,別的不說,至少可以在楚軍將士心目中留下一個好印象吧?
要知道這個高初可是楚王項莊的心腹大將,將來臨江國向楚國求援時,領兵前來的沒準就是此人,所以,這個時候交好於他,有益無害。
等不多時,江麵上便出現了幢幢疊疊的大小戰船。
與此同時,江北馳道上也現了黑壓壓的楚國大軍,望著遮天蔽日的旌旗,以及一眼望不到盡頭的馬隊,臨江王共尉和身後肅立的文官武將不禁微微色變,別的不說,單是這森嚴的隊列以及凜人的氣勢,就是臨江大軍遠遠不及的。
人群中,國相杜洪憂心衝衝地說道:“大王,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一旦楚國大軍上了江陵渡口,可就什麼都晚了!”說此一頓,杜洪又道,“我們這些官員其實沒什麼,不當臨江國的官,還可以當楚國的官,可是大王你呢?”
共尉默然,老實說他現在也已經有些後悔了。
萬一楚軍假道伐梁是假,偷襲臨江國才是真,那可真就是引狼入室了。
不過,共尉更清楚,現在改變主意可不是什麼好主意,楚國大軍水陸並進、兵鋒已直抵江陵城下,這個時候拒絕楚軍過境,則等同於跟楚軍翻臉,一旦楚軍惱羞成怒,就是原本沒有敵意隻怕也會生出敵意,那就糟了。
共尉正忐忑不安之時,一艘楚國戰船忽然駛離大隊,緩緩靠上了埠頭。
大船剛剛靠岸,一員全裝慣帶的楚軍大將已經在十數員部將的簇擁下登上了埠頭,站在臨江王身邊的武涉趕緊上前,將楚軍大將高初介紹給了臨江王和眾多臨江文武,高初又上前與臨江王及臨江文武分別見禮。
寒喧過後,共尉卻驚訝地發現,其餘的楚國戰船並沒有靠岸,而是繼續溯江而上,還有江北馳道上的楚國大軍和馬隊,也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隻在城東岔道上拐了個彎,就繞過江陵城北繼續往西邊去了。
共尉身後的臨江國文武也是大為困惑,這五萬楚軍不是為了助戰而來的嗎?按照兩國之間的約定,這五萬楚軍將在江陵渡口上岸,然後會同臨江大軍經鄢縣、杞縣攻入南陽郡的鄧縣,可是,楚軍怎麼還往西邊去?他們要幹嗎?
共尉還在猶豫要不要詢問,那邊杜洪早已按奈不住問高初道:“高將軍,貴軍不是為了協同我臨江大軍作戰而來的嗎?怎麼不在江陵駐足,卻反而越發往西邊去了?不知貴軍這又是何意?難道另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高初皺了皺眉頭,有些不高興地道:“杜國相,本將軍所率五萬大軍,的確是為了給臨江國助戰而來的,不過,就在方才,本將軍剛剛得到密報,說是巴蜀空虛,此乃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因此本將軍決定改變目標,趁虛急襲巴蜀。”
如今,楚軍已過江陵,再往前便是夷陵道,距離巴郡門戶巫縣已經不足五百裏,此時既便有漢軍細作向關中傳遞消息,等到劉邦得知消息,再快馬傳訊曉令巴郡加強戒備,那也是斷然來不及了,所以,也不怕臨江國君臣知道消息。
“急襲巴蜀?”杜洪道,“高將軍,您沒說笑吧?”
“杜國相這話好生無禮,軍國大事又豈是兒戲?”高初怫然不悅。
頓了頓,高初又向共尉道,“臨江王,軍情緊急,末將這就告辭,待掃平巴蜀,再專門登門向大王賠罪!”說罷,高初轉身就走,走了幾兩步又頓步回頭道,“巴蜀有蜀錦,天下奇珍,末將定替大王捎幾千匹來!”
共尉愣愣地道:“如此,有勞將軍了。”
高初擺了擺手,這才帶著十數部將揚長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