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博原本還擔心他們的船隊會引來別人注意, 但等他們越過爆王河進入青豆公國領域,就在河麵上發現了大大小小的船隻。
小船不說, 那些大船看著外表雖然和他們不太一樣,但也具有了住、防、守三種基本功能,行走水麵也十分穩當。
唐博還找了個機會溜入那些大船中查看它們的構造,發現它們竟然是鉸輪式槳船,由牲畜轉動鉸輪,那藏在水麵下的船槳劃動起來也非常迅速。
同時這些大船也都開始使用帆布,隻是使用的沒有唐博的船隻多。
唐博為不引人注意, 把多餘的帆都收了起來。
如此,單從外表上看, 唐博那幾隻灰蒙蒙的大船看上去非常普通,加上還做舊了,更是不打眼。而河麵上很多大船裝飾相當華麗, 有些大船更是宛如樓船,船麵上能看見三層樓。
這些裝飾華麗的樓船全都屬於貴族,有的是貴族的商隊用船,有的隻是貴族的日常行船。
原來青豆公國河道異常發達, 在這裏,船隻要比馬車更常見。
人們出行甚至都隻使用船隻穿梭在河道上,很多人家的後門從階梯下去就是河道。大戶人家更是引水入屋,在自家裏也用小河連通各處。
這裏的人水性也好, 一點大的小孩子就泡在河水裏遊玩,有的孩子調皮或家裏船隻少, 出門都不乘船, 直接在河裏遊到目的地。
所以這裏的人們, 不管男女, 大多身著短衣,小孩子更是光著屁股跑來跑去。
青豆公國整體上看,經濟實力和民眾富足程度都要比綠麻公國好不少,河道也經過不少鄉村,那裏雖然沒有一些大城市繁華,但人們的生活看上去要比綠麻公國的人好不少,至少比原來的白鹿領以及周邊領地好不少。
這除了青豆公國的政策對民眾較為寬鬆以外,最主要的是這裏的水土要比綠麻公國肥沃得多,氣候和環境都頗像是江南水鄉。隻要不是太懶惰的人,在田裏隨便撒點種子,到了秋季多少都有些收獲。區別隻在於侍弄得勤快,收獲就多,反之收獲就少罷了。
唐博還特地打聽了稅收額度,發現青豆公國的稅額也比綠麻公國低不少。
綠麻公國是根據各領地的平民數量和田地數量來計算稅額,如果有行商或者礦藏,還要另交一份稅。而綠麻公國各地領主為了保證自己的收益,會在這個稅額上再加一筆,這就造成了綠麻公國絕大多數的平民和農奴都過得非常淒苦。
但青豆公國隻要交人頭稅,且不管是平民還是奴隸,都要上稅,且都是一樣的稅額。另外還有一個不婚稅,就是過了二十歲還不嫁娶,每年就要多交一份不婚稅。
除此之外,種田的稅隻要交給當地領主。商稅也是由各個領地自己收取。
那麼青豆公國的領主們想要逃稅就簡單多了,他們隻要隱瞞真實人口數量就好。
這樣一搞,青豆公國的大公好像收不到多少稅額。
但這位青豆大公搞了個非常牛叉的措施,那就是要求各領地必須幫他養最低三千、最多三萬的士兵,且是交叉養。
交叉養兵的意思就是不是讓當地領主養從當地選拔-出來的士兵,而是把甲領地的士兵放到丙領地,讓丙領主出錢出糧養,且丙領主隻能出錢出糧,領兵和管轄的人都是青豆大公派來的直係心腹。
丙領主不願意?那些領兵的能直接帶兵打到他家!
用這種方法,青豆公國各領地的整體經濟實力都比較強,卻又不得不聽青豆大公的話。
而且青豆大公還特別喜歡罷免舊的貴族,提拔新的貴族,他也不找其他人來代替舊貴族,他就找舊貴族家裏某個邊緣人士。為此青豆公國的貴族們都很怕犯錯被大公抓住把柄,一個個都乖得不得了。
唐博打聽了這些消息後,不禁對這位青豆大公很是佩服,這位大公可要比綠麻大公聰明多了。
從青豆公國前往銅雷國都城,唐博在河道上遇到了四次截道查檢。
這些人每次都要把船隊船艙搜索一遍,看唐博帶了什麼貨物,他們也不拿貨,隻根據唐博攜帶的貨物品種和數量,讓唐博交稅。
唐博用了幻境魔法陣隱藏了一些不能讓人看到的重要配置,其他就隨便人看。
唐博知道這種稅大多沒有交的必要,但他是外地人,又沒有國王或者大公派發的行商允許,屬於私人遊商,被逮住了隻有被剝削的份。
唐博在第一次被攔時,確定對方真是河道稅務查檢官員,就按照對方所說交了足額的稅。之後三次被攔,唐博就拿著第一次交納的稅單證明給後麵三次攔截的官員看,再送上孝敬。
青豆公國的河道稅務官也還沒有腐敗到隻要商船經過就不管不顧狠刮油的程度,那樣讓上麵知道,他們也會吃不了兜著走,所以看到唐博的納稅證明後,也就隻收了唐博送出的“禮物”,就放唐博通過了。
唐博上過岸,看過青豆公國的物價,如果他把帶的貨物賣給青豆公國,按照他路途的消耗加上稅額和各處打點費用,他不但不賺,說不定還得賠上一點。
但這也是第一次通行的緣故,等以後再經過這裏,混個臉熟了,要打點的費用會少一些,包括稅額,如果能找到說得上話的負責人,有很多稅其實都不用交或者可以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