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博先後分了三次給國王做治療, 每一次國王都能感覺到自己身體的變化。
當第三次獻祭治療結束,國王就不想放唐博離開了,但想到內侍曾經跟他彙報過, 說獻祭治療術對同一人五年才能施展一次, 而唐博又歸心似箭。
國王考慮來考慮去, 決定還是放唐博離開。
他的身體已經徹底恢複健康,而且感覺像是年輕了至少十來歲,連禿掉的腦袋都重新生長出頭發——這點最讓國王陛下滿意。國王相信五年內他的身體應該不會出大問題,畢竟他身邊有全國最厲害的藥師侍候, 有什麼小毛病都可以找他。
至於五年內,他的王後和兒子們會不會出現致命傷病,那不是還能到白鹿領請唐博過來嘛, 也不一定非要把人留在身邊。
好吧, 國王陛下在感受到獻祭治療術的了不起後,對那位白鹿神靈也產生了一點忌憚心理。他雖然不是一個雄謀大略和多聰明的國王(他自己並不這麼認為), 但也知道神靈可以祭祀卻不能得罪。
哪怕神靈看不見摸不著, 但這個世界既然有神眷者存在,還有魔族,那麼敬著點總沒錯。
出於不想得罪神靈的想法, 國王在給唐博賞賜時非常幹脆,包括綠麻公國四塔郡那塊領地。同時為了讓唐博的爵位能配得上那麼大一塊領地,國王陛下索性給唐博提升了爵位, 給他賜了一個三等伯爵。
這對唐博來說絕對是意外之喜,雖然他不在乎自己的貴族身份,但生活在這個身份地位相差極大的世界, 有個貴族身份無疑能給他帶來許多便利。
而無論是行商, 還是以後建設領地, 爵位那自然是越高越好。
原本國王是不好插手直接把公國內的封地賜給另一個貴族,但國王可以“建議”公國大公,也可以給出交換條件。
現在綠麻大公正和藍稷公國開戰,國內又鬧起內亂,正是需要大量支援的時候。當國王派人來跟他商量,讓他把四塔郡的全部領地都封給白鹿領領主唐博,而條件是王都不會出兵幫助藍稷公國,同時會牽製其他兩個公國,不讓他們插手綠麻和藍稷之間的戰爭。
綠麻大公掩下驚訝,還想多要一點好處,但來談判的官員出自雷霆侯爵一係,說是談判,卻說一不二,咬緊了條件不鬆口。後來這位使臣煩了,還說出如果綠麻大公不同意,王都那邊將不會再阻止其他公國對綠麻公國的瓜分,甚至王都那邊也會插手。
雖然話沒有說得這麼清楚,但意思大家都懂。
綠麻大公可不想讓自己陷入八方圍攻的境地,當下就答應了使臣的條件。
使臣知道唐博的本事,為了籠絡唐博,還特地等在綠麻都城,等唐博過來接手封地。
當然除了籠絡唐博,他也是帶了任務過來的。待在綠麻城這段時間,他需要了解綠麻公國內的現況和他們與藍稷公國開戰的進況。
綠麻大公還跟使臣旁敲側擊,詢問他知不知道紙張的事。綠麻大公以為國王會突然庇護唐博,極有可能和造紙術有關。
雖然車迎回來後告訴他白鹿領沒有掌握造紙術,但綠麻大公這個人天性多疑,他總覺得有些地方不對勁。
他和藍稷公國已經開戰,也抓獲了一些藍稷公國的細作和將領,拷問後卻發現無人知道紙張。
最主要的是,如果藍稷公國掌握了造紙術,他們怎麼會庇護一個小小的三等男爵,還特意把人送到國王麵前?
如果唐博真的和藍稷公國有關,難道這時候不該是唐博偷偷投奔藍稷公國,或那邊派人來帶走唐博嗎?
就是因為藍稷公國表現的像是不知道有唐博這個人,也沒有任何動靜表明有人要去帶走唐博,讓綠麻大公認定唐博就算和藍稷公國有所來往,對於藍稷公國來說也隻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利用角色,用完了就可以丟棄了。
因為有這個想法,綠麻大公才沒有對唐博出手。
可突然的,王都竟然派使者來了。
使者來時,綠麻大公和心腹手下做了種種猜測,他們都以為和內戰有關,都猜測那位能力一般、無法真正掌握全國國力的國王陛下是來勸他們不要開戰。
結果使者來竟然是給一名小領主進行封賞。
如果這是安穩時期,這件事也能當做公國的一個榮耀。
可現在是綠麻公國的戰爭期間,這樣的封賞簡直就像是挖綠麻大公的牆角一樣,尤其這封賞內容不是國王陛下給那個小領主新賜封一塊領地,而是讓綠麻大公從自己的封地中劃分一塊給那個小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