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衛們帶來了鮑鴻指定的王勇與宋獻策兩名文士。
王勇雖是一身布袍文裝,英武之氣卻也展露無遺。而宋軒宋獻策這廝卻是一身道袍裝扮,果然是巫卜類的人物。
“學生王勇(宋軒)見過將軍!”
“兩位先生有禮了!”鮑鴻連忙招呼道,“聽聞流民中有幾位賢才,隻是軍機要事繁雜,無暇親至延請,還請兩位見諒!”
“將軍言重了,將軍有用的到我們的地方,一聲令下,豈敢不從,何來延請之說!”宋軒甚至機靈,語言藝術功力深厚。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氣了,不知兩位可願在我軍中效力?”鮑鴻點點頭,順勢開口招攬。畢竟是係統安排過來投效的,問題應該不大。
“將軍親身下問,我等豈敢不從?”二人連忙躬身行禮。
雖然鮑鴻沒做到曹操那等光腳衝出去迎接,但是兩人的身名也不似許攸那般,如此招攬就差不多了。
“既然如此,二位也先擔任軍中從事吧。”鮑鴻笑道,“一起來思考下麵的策略。”
“對了,聽說王勇先生文武雙全,一會展示一番,再做安排如何?”
“屬下遵命!”兩人直接投入屬下身份,不過卻沒有忠誠爆滿的提示,畢竟鮑鴻開出的條件並不高,而讀書人的地位也不低,還沒到一下子就為鮑鴻效死的地步。
“將軍!”沒等鮑鴻思索出什麼頭緒,淩敬已經開口了。
“屬下以為,當務之急應該是整頓人馬,安撫軍心。觀對方用兵,出其不意,避實就虛,很可能在我軍新敗之際夜襲!將軍需早作準備。”
“先生此言差矣!”淩敬話剛剛說完,宋獻策就迫不及待的開口說道,“大軍剛剛安營紮寨第一晚,正當時戒備最嚴密的時候,豈有在此時夜襲的道理?”
“對方種種戰法,可有按常理布置?敵軍風格就是欺軟怕硬,甚至一擊即退。相對本部大軍與董將軍的大軍,夜襲新敗的我部的可能性更是非常大。難道僅僅因為不合常理就隻是做尋常布置不成?”淩敬望了宋軒一眼,開口解釋道。
“這隻是有可能而已!”宋獻策辯解道,“若是沒有言中,我等大軍豈不是拜拜熬夜。不僅使得將軍威信折損,甚至影響明日的作戰等等。”
“敵軍用兵,學生也無法完全琢磨透徹,但從目前展露的脈絡來看,夜襲我軍的可能性很大。請將軍決斷!”
淩敬懶得和宋軒辯論,畢竟宋軒不說敵方的動向,光是針對計策失敗的影響,淩敬自己也沒完全把握,不能保證說對方必定偷襲,也就隻能不去理會。
宋獻策並沒有繼續開口,淩敬都說請鮑鴻決斷了,鮑鴻不開口詢問他就沒必要多說。事實上,他並不是否定淩敬的想法,隻是對於可能性的判斷不同。
鮑鴻看向其他人:“怎麼,你們就這麼看著他們表現?有什麼看法都說說看!”
穆羽與王勇對視一眼,隨即還是更加年少的王勇率先開口。
“兩位先生的判斷其實差不多,分歧就在於麵對被夜襲可能性之下的應對之策。”王勇開口說道,“宋先生認為在僅僅可能性並不大的情況下,不需要興師動眾。想來,即便是不興師動眾,也需要安排嚴密的戒備,以應對多少都會有可能的夜襲。但是學生以為,既然有可能,主動出擊才是上策。咱們在四周布下伏兵,反過來打他個措手不及。”
“末將也認同淩先生的看法!”穆羽也開口說道,“雖然說勞師動眾將會有白費力的可能。但是我軍新敗,對付敵軍本就勢弱。若是再遭到夜襲,哪怕是戒備再充分,炸營的可能性也很大。”
“可是一旦判斷錯誤,對將軍來說會有影響。真要這麼動作,還請對外說是我等出謀劃策!”宋獻策見眾人都是這個態度,也不再堅持,轉而開始設法彌補漏算帶來的影響。不得不說,宋獻策不愧是宋獻策,為了塑造主公神性,甘願背黑鍋。
鮑鴻擺擺手,笑道:“先生無需如此。你們隻是為我分析局勢,一切決斷在我!”
宋獻策還要繼續開口,鮑鴻直接說道:“無需多言,下麵商議應對夜襲之策,以我麾下兵力,該如何發揮最大作用。”
是夜,鮑鴻依照淩敬等人商議出來的對策做出布置,在營帳之中布置下草人偽裝,安排大軍四麵埋伏待命。
羅成、穆羽、王勇各領一軍,鮑鴻親領大軍坐鎮,淩敬、宋獻策從旁策劃,李信、呂方左右護衛。大軍嚴陣以待,隻等對方進入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