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胡商的生意(1 / 2)

楊崇心裏其實有點興奮,現在哥也是有家業有奴仆的人了;等韋雷他們一回來,立即一起跟著宇文虎去了宅子。宅子在馬行坊,前後三進的院子,大門進去,前院有個空場,立著拴馬樁和一排兵器架,東南拐角是馬棚;十來間瓦房,功能齊全;最後麵是一個花園,花園和前院另有側門相同,直到馬棚。

宇文虎介紹,這座宅子原來是給宇文家的一個部將住的,可惜那位部將參與了宇文愷二哥宇文忻的叛亂,滿門被殺,宅子就空了下來,一直沒人住。楊崇來自現代社會,根本不相信這些,曆史上貪官叛臣的豪宅,接手的人多了去了,哪有什麼忌諱。楊崇給韋雷三家指定好房間以後,直接任命韋雷為管事,留了十兩黃金給韋雷,讓他明天安排人打掃房屋院子,再買些生活用品。

楊崇自己還是回到宇文愷工坊裏,向宇文虎討教怎麼去領田,宇文虎得知楊崇沒做過農事,就建議楊崇要找一個懂農活的管家,韋雷三人看著就不合適。隻是等長安縣給了農田位置,宇文虎帶著楊崇跑去一看就傻眼了,三頃職田是薄田不說,兩百畝永業田全部在山上,兩塊地相隔六七裏路。楊崇不明所以,問宇文虎:“這田不夠交稅?”

宇文虎搖頭道:“交稅你不用擔心,糧食真要是不夠,你還可以買,隻是長安縣欺人太甚,我一定要和少爺說。”

難怪宇文虎不高興,楊崇和宇文愷的關係在這裏,長安縣這麼做,就是不給宇文愷麵子。楊崇反而看得開,勸著宇文虎,帶著韋雷走進山上的石村,村子不大,十幾戶人家有九個姓,都是外地搬過來的,村裏的裏正叫李春。楊崇一問才知道,隻有這山上的田他們才能種到,其他人家的田,哪怕是一個小士族,都有自家的家奴種,外人插不上手。

楊崇高興道:“我是外地人,也沒有什麼奴婢,不僅這二百畝可以給你們種,山下還有三頃田,就怕你們嫌路遠。”

李春謝道:“楊老爺看得起我們自然好,我們也願意種,隻是原先租那塊地的是趙村的人,不曉得他們肯不肯放棄。”

楊崇隻能感歎隋朝人忠厚,自家的日子都過得艱難,還為別人著想;楊崇帶著李春又到趙村一問,看了村中的租契,發現有六百畝是上一個官員自家種的,便把這六百畝的田租給了黎屋村。回到城裏,楊崇又花了三百裏銀子買了個鐵匠鋪,包括兩個打鐵的爐子,還有鋪子裏的鐵料和產品,韋雷三人本身是鐵匠出身,做起來熟門熟路,根本不需要楊崇操心。

楊崇搬到馬行坊後,整天就去都會市和利人市溜達,楊崇很快發現了異常,自己住在長安,三天兩頭出現在利人市不足為奇,但是有些西域商人消失幾天後,就重新出現在長安,並且是帶著貨來的。隻不過長安的人看這些胡人,長相都差不多,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楊崇鎖定了一個目標,一個叫烏廈的龜茲商人。

在又一次看見烏廈的時候,楊崇算算日期,烏廈最快也隻能到敦煌。但是有哪個商人,剛剛穿過沙漠戈壁,行程六七千裏,甚至萬裏,在最後可以出售獲利的時候,為了節省六七天行程,放棄一倍、甚至數倍的利潤。除非,除非是一個團體,或者烏廈擁有強大的實力,才會出現這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