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輔公祐(1 / 2)

屈突通率軍殺到延安城下就按兵不動,劉迦論以為隋軍膽怯,結果被屈突通的撤兵迷惑,追趕到上郡,被屈突通率領精兵夜襲,連劉迦論在內死掉一萬多人;隨後屈突通屠盡剩餘叛軍,俘虜婦女老幼四萬多人,並於上郡南山築人頭京觀。讓屈突通無奈的是,楊崇早早地收縮回懷遠縣,一點機會都沒留給他。

稽胡劉鷂子見勢不妙,率領七千多叛軍連同家屬,放棄了雲陽穀,一起逃往六盤山,投靠毋端兒;郭榮、張瑾雖然打通扶風要道,但是未能全殲李弘,李弘帶著六萬多人退入扶風南方的山區。長安的一口緊繃著的氣還沒鬆完,離石胡劉苗王舉兵造反,自稱天子,以其弟六兒為永安王,眾至數萬;同時另一路流寇司馬長安攻下澤州,屈突通隻能揮師澤州,太原派武賁郎將潘長文討伐劉苗王。

得知屈突通退去,楊崇上書長安,說自己糧草難以為繼,恐怕隻能退回河西,要求長安調撥糧草或派軍隊接管五原郡、懷遠縣。調撥糧草是萬萬不可能的,中樞和長安很快來函同意,楊崇大軍分四路撤回,破六韓拔魁、楊延石依舊回防六盤山,辛大德改任他樓縣令。

楊崇回到張掖,讓崔賾給長安上了一道奏章,說明六盤山的局勢,請求允許毋端兒、韓世諤就地駐紮,為了替長安解憂,河西願意提供一部分錢財,讓毋端兒有能力購買糧食,不去騷擾周圍郡縣。

崔賾搖頭說:“你以為那些人全部是瞎子?”

楊崇陪笑道:“當然不是,隻是關中、河東的局勢過於嚴峻,如果糧食再欠收的話,會有更多的人鋌而走險。六盤山正是現在關中、河東兩個戰場的中間點,亂起來變數太多,他們若是考慮到這一點,就會咽下這口氣。”

崔賾剛來的時候,楊崇就說關中、河東等地會一直淩亂下去,崔賾曾認為是楊崇的布局,現在看,即使沒有毋端兒的這手棋,該亂的時候還是會亂,隻不過便宜了楊崇,讓他趁機在六盤山打下一根楔子。

長安果然咽下了這口氣,中原局勢糜爛,上穀人王須拔反,自稱漫天王,國號燕,和魏刁兒挾眾二十餘萬,北連突厥南寇趙;孟讓擁兵十餘萬,已然占據都梁宮。但是長安的承認是有條件的,要楊崇立即拿出二十萬斤鐵換糧食,糧食的報價比市場上高兩成;楊崇找來房玄齡等人商議,最後還是認可了長安的決定,畢竟在毋端兒的問題上搗了一個大巧。

不過眾人也認識到河西的缺陷,中原也好,關中也好,每一次聲勢稍微大一點的叛軍人數都多達十萬,這是河西萬萬做不到的,整個河西的人口,或許隻相當於中原的一個大郡。可是人口再增加,官府的壓力就太大了,現在糧食物資的緊缺就象一根繃緊的弦,或許加上一把勁就斷了。

現在河西唯一富裕的商品就是鋼鐵,在驪靬縣的鐵礦石滿足供應的情況下,酒泉鐵廠的鋼鐵產量突破了十五萬近一個月,讓河西的鋼鐵一年能超過兩百萬斤。房玄齡和杜淹的主意就打在鋼鐵上,加強對外貿易;楊崇還是沒鬆口,不過同意開放食鹽,隻要拿錢來,要多少給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