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靜的連呼吸聲都可以聽到,楊崇描繪的前景讓人心寒,突厥南來,那不是中原改朝換代的內部事,而是兩個大國之間的廝殺,民族、道義等各種情緒都將混雜其中。而楊崇肯定無力去維持一場這樣的戰爭,楊崇能做的唯有占據隴右,攻入關中;太原,就隨他去吧。
宇文愷的聲音打破了沉寂:“楊崇,沒那麼嚴重,不管是李密獲勝,還是突厥南下,最起碼還有一年半載的時間,你可以先開始準備,六個月以後再說吧。諸位,此事關係到西域、河西的百萬百姓生死,還望大家慎重,不要泄露機密。”
宇文愷做過工部尚書,曾是中樞的一員重臣,一言既出,眾人都鬆了一口氣,紛紛起身告辭,回去考慮對策。等屋內隻剩下楊崇、房玄齡、淩敬、杜淹、寇九珙、孔穎達、孟翻,宇文愷埋怨楊崇說:“你還是心急了,這等大事要慢慢操作,現在說出來,肯定有人會泄密。”
楊崇笑道:“師兄,我就是需要人泄密,九珙接到密報,皇甫無逸的部隊要調去洛陽,說明隋軍的密探已經發現了李密動兵的跡象,雙方都在準備這場決戰。隻要消息泄露,長安的軍隊就不敢調走,甚至李靖都要退回關中,如果李淵起兵,就會增加難度。”
“李淵起兵。”宇文愷恍然大悟,楊崇一直以李淵為假想敵,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宇文愷低聲問道:“你有把握嗎?”
楊崇的回答脫口而出:“李淵和宇文士及討論過此事。”
正在喝茶的杜淹手一晃,水潑得一地,倒不是李淵要謀反這件事嚇住了杜淹,而是楊崇準確地說出和李淵商量的人是宇文士及讓杜淹吃驚,這說明楊崇的眼線就在兩人身邊,要不然楊崇上哪知道這件事。孟翻和寇九珙互相看了一眼,但是都無法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對方是否清楚此事,楊崇的情報係統還有薑龍、天棄,不好說。
西域總管府在魚俱羅的大軍回到酒泉,便開始像個機器一樣轉動起來,武器、糧食開始往賀蘭山和會寧鎮運送,信使不停地往返於各郡。郝瑗沒有見到楊崇的麵,但是河西商行同意用食鹽、牛羊換茶葉,至少是個好兆頭,沒有讓郝瑗空跑一趟。
統葉護來到張掖,和楊崇談了半天,就達成了貿易協定,帶著大批的日用品和高昌的三萬斤鐵滿意而歸;吐穀渾的使者伏順遞上認罪書後,便立即被允許和海西郡、河源郡開展榨場貿易,認罪書和兩匹伏允獻上的青海龍駒被送往長安。
至元道長和虞綽把蝌蚪文翻譯出來了,兩人沒有討論,各自翻譯得差不多,楊崇看到第一句話就屏住了呼吸。
“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環,周而複始。”
這是中華預言界的奇書《推背圖》,楊崇在網絡上看過,更是聽一些喜歡玄學的文物同行評論過;楊崇再往下看,許多段落依稀熟悉,但是也有一半的段落沒見過。說明曆史上傳說宋代做了許多假的《推背圖》一事是真的,傳到金聖歎的時候已經沒有了原來的真本,說不定金聖歎也揮筆改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