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外傳(1 / 2)

“皇上,皇上……”

一個小太監跌跌撞撞地闖進屋來,卟通跪倒在地,對書案後正執筆疾書的黃袍青年叩拜道:“外麵禁衛軍已死傷殆盡,皇上……您快走吧。”

黃袍青年神色如常,淡淡說道:“走,往何處去?皇宮通向外界的秘道已盡數被毀。何況諸葛丞相不動則已,一動必已設下天羅地網,朕又何必做那徒勞無功之事。”

忽一低笑聲傳來:“當真是龍困淺灘啊,想不到阿鬥哥兒也有今日。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這聲音略帶低沉,忽高忽低飄浮不定,聽來竟有一種銷魂蝕骨的魔力。

黃袍青年雙眉一揚:“既是來了,又何必在外邊惺惺作態,都進來吧。”

十餘人悄無聲息地走了進來,明顯分成了兩派站立。黃袍青年掃視了一眼,眾人不由自主地低下頭去,唯有左側一清瘦老者,羽扇綸巾,依舊神情自若。

黃袍青年仍一手執筆,隻是略顯意外:“丞相居然親自來了。”

清瘦老者拱手道:“臣諸葛亮參見皇上。”

黃袍青年冷笑一聲:“皇上之稱我劉禪擔不起。智者近乎妖,丞相大人,論計謀我終究比不上你啊。”

諸葛亮黯然道:“皇上滅魏平吳,一統天下,後大破胡人八十萬聯軍,使我大漢邊疆至少百年不再受外患所擾,這等雄才大略老臣遠遠不及。隻是世家閥門是朝廷乃至整個大漢王朝根基所在,各家子弟傑出之人物比比皆是,不知皇上為何容不得他們?任人唯才並無不妥,可不一定非要鏟除各大世家啊。唉,事情鬧到今日這地步,老臣真是愧對先帝所托。”

劉禪搖了搖頭道:“還提先帝作什麼?丞相費盡心機布下此局,定不容朕再活在世上了,否則你等如何安心。”

諸葛亮默然以對。他與劉禪君臣數十年,深知這位皇上的厲害之處,若不是此次設法將他的親信調走大半,恐怕根本不能靠近禦書房半步。如果再讓他逃脫,參與此次政變的官員日後定無一幸免。

諸葛亮身邊一冷豔女子叱道:“劉禪,這一切都是你咎由自取。什麼縣級官員由當地百姓自行推選,簡直是與全天下士族為敵。丞相大人和朝廷百官勸諫多次,可你仍一意孤行,時至今日,你心中可有悔意?”

劉禪搖頭道:“世家閥門乃朝廷毒瘤,若想朝廷律法實行無阻,給天下百姓一公平公道的世界,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定要消除世家特權。隻可惜燕雀安知鴻鵠之誌,你們這些人隻顧忌自己家人利益,與你們說簡直對牛彈琴。”

那冷豔女子眼中流露出一絲哀傷,緩緩抽出一把青色短劍:“既是如此,趙姐也沒什麼可說的了。阿鬥,動手吧。”

劉禪向旁邊看了一眼,道:“想不到武林道魔兩門為了朕千年來首度聯手,想必定是你青葉門之功吧?”

忽聽有人咯咯一笑,聽聲音正是方才施展傳音術的女子:“我的皇上,這也並非全是趙璐姑娘之功。想我聖門當年奉你為門主,為皇上打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可不但沒得到什麼封賞,還想將我等與各大世家一同鏟除。你自認做得隱秘,可我唐妙兒等也不是傻子,聖門始姐有訓,門主禍害同門者,六宗宗主有權廢黜,這可是皇上當年親口立誓的。”

劉禪不屑道:“你們幾個擅長的唯有武功,想做封疆大吏有這等能力麼?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領兵,朕讓你們給幾位將軍和太守做副職已是仁義盡致,可你等仗著是朕的親信為所欲為,這幾年來彈劾奏折積得如山一般高,朕恨隻恨對你們容忍得太久了。”

唐妙兒歎了口氣,學著趙璐的口吻說道:“既是如此,也沒什麼可說的了,阿鬥哥兒,容我唐妙兒不敬了。”

劉禪不理她,對趙璐說道:“令尊趙雲老將軍呢,他怎麼不來見朕?”

趙璐淡淡說道:“家父念在君臣之情不願前來……”

這“來”字話音尚未落,劉禪右手一抖,手中筆尖幾滴墨汁如電飛出,直向趙璐而去。同時一腳踢出,身前桌案頓時斷裂成數截,劉禪袍袖一拂,盡數飛向右側魔門中人。

趙璐雖措不及防,卻並不見慌亂,掌中青銘劍揮出,啪啪幾聲輕響將墨珠擊散。可魔門中人就沒那麼輕鬆了,飛來的木塊內夾雜著成百上千的木屑,雖然細小但也帶著風雷之聲,幾人頓時亂成一團。

“雖千萬人吾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