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喜呀,統領大人,大喜啊。”
一個幕僚踉踉蹌蹌奔進帳來。
楚名棠執筆的手微微一顫。
“何事如此大驚小怪。”
見統領大人連頭都沒抬一下,那幕僚也覺得自己有些唐突,但仍抑不住興奮之情:“王陳兩位副統領傳來大捷,我大趙水師於近江村附近全殲南齊水師!”
帳內轟地一聲炸開了,每個人都喜形於色。
楚名棠緩緩放下手中筆,暗暗籲了口氣,整整五年了,這五年的心思總算沒白費。
眾幕僚紛紛向楚名棠道賀,無不稱讚統領大人指揮若定,用兵如神,便是當年諸葛武侯也當遜色三分。楚名棠忽見楚錚站在一旁,雙眉緊鎖,便問道:“錚兒,你在想什麼?”
楚錚沒想到楚名棠突然問他,呆了一下,指指帳中幕僚笑道:“孩兒在想,他們把稱讚父親的話都說完了,過會孩兒可就無話可說了。”
眾人皆臉一紅。
眾幕僚對楚錚已不敢有一絲輕視之意。自戰事一起,各路將領都認為自己這裏最重要,文書報告如雪片般傳來,無論什麼事都標上十萬火急,令楚令棠身邊六七個幕僚手忙腳亂。楚錚在一旁看著,最後實在忍不住了,也出手幫忙。他前世也當過幾年秘書,對如何處理公文十分精通,況且現代人遠比古人官僚,對秘書的要求之高遠甚於這些幕僚。起先還因為終究年代久遠,做起來不甚熟悉。但幾番下來,楚錚逐漸稱心應手,幹脆讓所有幕僚將全部文書先給他過目,然後按輕重緩急、來自何處、所需何物一一分類,並寫上各類文書的名目概要,如同建立一個原始的文件櫃,而後再呈在楚名棠案上,由楚名棠自行定奪。批複完後,仍按原先歸類處理,需傳回各地的交給侍衛處理。
而那些幕僚看得瞠目結舌,楚錚將他們的活全幹了,他們隻需將文書遞給楚錚後便無所事事。聰明一點都在仔細看著,一一銘記在心。楚名棠先前並不在意,直至發現那字跡竟是自己兒子的才大吃一驚。
楚錚從那幕僚手中取過戰報,細細看了一遍,似笑非笑,說道:“何先生說得有些過了,大捷的確是大捷,但說是全殲就有些過了,仍有三艘主戰船逃脫,分屬於南齊水師主帥、副帥和監軍。”
楚錚早就有些懷疑了,從幫父親處理各地來的戰報,他很快發現南齊軍隊根本不象父親對外宣稱的已屯兵十幾萬,而是最多六萬,就這點兵力,還妄談什麼揮兵攻趙。看來自己這個父親是把朝中上下玩弄在鼓掌之上啊。不過對趙國確實有益無害,隻是輸的最慘的是南齊罷了。
楚名棠聽到這消息不憂反喜,王明遠和陳尚誌做的不錯,果然放跑了對方的主將,如果把他抓來才是個大麻煩,殺又殺不得,隻能押送上京,那他謊報軍情的事可就大白於天下了。
經過和小兒子這幾天相處,楚名棠發現楚錚聰明遠超他的想象,他應該發覺從中有貓膩。楚名棠看了看楚錚,正好楚錚也斜眼瞟著他,大小兩隻狐狸同時笑嗬嗬。
楚錚突然想起一事,道:“父親,還記得郡主送來的那個奸細林風言嗎?”
楚名棠點點頭道:“怎麼?”
“他曾招供出南齊將向水師派遣援兵,時間雖未定,但孩兒怕他們隨時會到。”
楚名棠臉微微一變,對幕僚們道:“查一下南岸兩軍共擒獲多少南齊降軍?”
楚錚搖搖手道:“不用查,據洛水大哥粗略估計,近三萬人。現在難就難在這三萬人如何處置了。”
這還真是個棘手事,楚名棠想道,如果把那三萬人留下,這一仗一半就是白打了;但若把他們殺了,那可是三萬人哪,他楚名棠恐怕惡名就要滿天下了,實在是個為難之事。
楚名棠看了看楚錚,想了想,終於說道:“錚兒,你認為該如何?”
這是楚名棠第一次與兒子鄭重商量事情,而且是最小的一個。
“看來我是老了,連錚兒都長大了。”楚名棠有些傷感,更多是欣慰。
楚錚沒有體會到楚名棠複雜心情,說道:“我軍攻陷南齊水師大營,隻不過是今早之事。據洛水大哥和劉將軍報,他們把一路上的幾個軍營也一並鏟除了,並命南齊幾位降將出麵,以水師大營的名義將方圓二十裏內的百姓全集中到一處看管了起來。南齊朝庭應該不會如此早知此事,而且他們的援兵也是從各地趕來。此外,堂哥和劉參將還在南岸江邊還繳獲了數百艘大船,父親,我們大可先將這三萬南齊兵先行運回我江邊大營,並逐步向南岸增兵。堂哥他們沒有了後顧之憂,完全可以將陸續趕來的南齊分別殲滅。”楚錚對軍事懂得不多,但看的影視不少,對解放戰爭中常用的“圍點打援”還是有些印象的。
幕僚何先生突然一拍大腿,搖頭晃腦地叫道:“高啊,統領大人。古三十六計中有圍魏救趙,小少爺這招圍趙打魏比之毫不遜色,真是……”
楚錚沒好氣的看他一眼,心想:你這不是找死嗎。
楚名棠咳嗽一聲道:“何先生,休得胡說。”
何先生突然想起當今朝庭國號就是為“趙”,頓時麵如土色。
楚名棠沒空與他計較,想了想斷然道:“命營中剩下所有船隻載上三千水師、七千驍騎軍到南岸。南齊水師大營糧草充裕,驍騎軍先留下兩千,與楚洛水和劉啟善部就地休整,準備應戰;其餘五千協助水師將南齊戰船和那三萬南齊兵帶回江邊大營。”
一位幕僚問道:“統領大人,那三萬南齊運回來有何用?”
楚名棠不假思索道:“都做苦力吧,到時二萬押送到西線大營,一萬到北疆。”
楚錚暗豎拇指,這些話是他剛剛想講又不敢講的,沒想到父親頭腦轉得這麼快,若在前世十六世紀的歐洲,大有做奴隸販子的趨勢。
“南齊在搞什麼,前後已經葬送了二萬人了。”
楚錚一邊翻著父親案上的戰報,一邊歎氣道。
楚名棠在把三萬南齊降軍運回江邊大營後就帶著楚錚和兩萬驍騎軍跑到南岸看熱鬧來了。
正如楚錚所料,南齊的援兵分批分批來了。楚洛水和啟善空出人手後,更是將南齊水師大營方圓五十裏內的百姓全部趕到大營內。為避免那些援軍生疑,楚洛水在百姓家中張貼告示,表示水師戰事吃緊,特此征召民工,並蓋上從南齊水師中搜到的主帥大印。前來支援的南齊軍隊並未生疑,最多隻是咒罵幾句,便仍急急趕往水師大營
通信是軍隊戰鬥力的重要保證啊,南齊在這方麵真是奇差無比。楚錚想道,在這個時代,沒有電報,沒有電話,作為掌權者,是絕不能犯這樣的錯誤的,居然會沒有想到北趙會在這時候發動攻勢,此後一步錯,步步錯,先前所調來的援軍還大都是步兵,幾千幾千的,還從不過萬,簡直就是趕著往火坑裏跳嘛。黑騎軍對付這些步兵真是輕鬆之極,兵力又占優,來回幾次衝殺就什麼都解決了。
楚名棠看了兩次,忍不住了。和楚洛水商量了一下,把五千黑騎軍編製打散,編入二萬五千驍騎軍中任教官,閑來無事時操練,南齊援兵來時進行實戰。楚錚看了直搖頭,這不是把南齊當培練嗎。而且實戰效果也不強,也不想想,三萬騎兵對五六千步兵,誰跟你玩啊,那些步兵一見趙軍騎兵一衝鋒,馬上高舉兵器投降了。使得原本想看冷兵器時代的大規模騎兵作戰的楚錚感到索然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