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鶯鶯燕燕(1 / 3)

楚錚將那兩輛馬車直接帶到踏青園門口,對駕車的幾人說道:“下來吧,把東西都搬到院子裏。”說完,楚錚推開院門,邊走邊叫道:“姑娘們,你家公子回來了。”

“放肆!”

一聲怒喝將楚錚嚇一縮頭,定神看去隻見楚名棠站在院中正怒視著自己,不由得尷尬地說道:“父親您怎麼來了。”

楚名棠哼了一聲,道:“為父就來不得嗎?”

楚夫人從屋內走了出來,笑道:“錚兒回來了。今日難得你父親有空,為娘就將他也拉來了,不然他一人在內府豈不悶得慌。錚兒,原來左家巷子那家鋪子是你開的啊,為娘可也聞名已久了。不說了,你陪老爺聊會兒吧,輕如和巧彤都準備得差不多了。”

父子二人相對,楚錚幹笑道:“父親,怎麼不去屋內坐,待在院子裏作甚?”

楚名棠懶得回答,這屋裏麵老老少少全是女子,他待在裏麵作甚。

楚錚見楚名棠麵色不善,便也識趣不再招惹,指揮著劉無奇等人將從左家巷子運來的爐具搬到院內草坪上。

楚名棠看了奇怪,問道:“錚兒,這些是什麼事物,怎麼不放到屋裏去?”

楚錚笑道:“父親,這些是用來燒烤的爐具,油煙味甚重,不便擺到屋內,在這院中每人自己動手,邊吃邊烤倒別有風味。”

楚名棠有點感興趣了,他兒時家境貧寒,與郭懷上山打獵回來經常自己煮了給母親和妹妹吃,手藝也還不錯,但自從中了狀元為官以來,基本再也沒有下廚過。

楚錚讓劉無奇為楚名棠倒了一杯蔗汁。麵對當朝的太尉大人,劉無奇戰戰兢兢地將用竹筒盛著的蔗汁端到楚名棠麵前,雙手都在微微顫抖。

楚名棠接過蔗汁,看了他一眼道:“你就是左家巷子那店鋪的掌櫃?”

劉無奇忙俯首道:“小人正是。”

楚名棠微笑道:“這蔗汁上次都送至朝廷大宴上來了,聽說是你從南齊蠻荒之地引至大趙的?”

劉無奇道:“正是。”劉無奇這倒沒撒謊,楚錚命他去尋找辣椒,他發現當地土人經常食用一種杆狀的食物,味道甚甜,便向之學習了種植之法並帶來趙國,楚錚看了如何不認得,頓時大喜過望,重重賞了劉無奇。

楚名棠忽臉一沉,道:“那後來禮部官員命你大批供應朝廷,你為何拒而抗命?”

劉無奇登時額頭冒汗,偷偷看了一眼楚錚,囁嚅地說不出話來。

楚錚笑道:“那是孩兒的意思,那甘蔗才引進我大趙,產量稀少,若大批供應朝廷,恐怕連做種的都留不下了,還是等過了一兩年京城附近大批種植了,再供給朝廷吧。”

楚名棠又道:“說的有些道理,但那位到左家巷子傳命的禮部官員鼻梁是誰打斷的?”

楚錚笑道:“是孩兒一時錯手。不過那廝確是該打,見劉掌櫃稍有為難之意,便命人將劉掌櫃的妻兒投入大牢,命他三日內上繳朝廷百桶蔗汁,這麼多就算把劉掌櫃自己榨了也未必能夠,對這般草菅人命的官員有何客氣的。”

楚名棠原本以為是楚錚仗勢欺人,今日這才知其中另有隱情,不由得默默點頭,有些官員的品性他也是知道的,根本不將市井百姓的性命放在眼裏,楚名棠也曾經處置過幾個罪大惡極之人,但這世道等級之分已流傳千年,官員世族蔑視平民百姓的觀念根深蒂固,隻要他們不是太過分,楚名棠實在無力去管。

蘇巧彤和紫娟翠苓兩個丫頭端著幾個大碗笑著走了出來,見楚名棠和楚錚站在這裏,兩個丫頭收起了笑臉,蘇巧彤卻落落大方,微微曲身道:“楚伯父。”

楚錚看了她一眼,什麼時候都開始叫父親伯父了。

楚名棠對蘇巧彤印象不錯,既無京城女子常有的驕貴之氣,而且聽夫人說她才華橫溢。楚名棠知道自己妻子眼界甚高,極少誇人,既然如此盛讚蘇巧彤,此女必有過人之處。

蘇巧彤見過了楚名棠,又對楚錚道:“公子回來了。”

楚錚點點頭,問道:“你手中是何物?”

蘇巧彤笑嘻嘻地將那碗遞到楚錚麵前,隻見碗內湯成乳白色,湯中有五六個如孩童拳頭大小的肉丸,四周還放了些青菜作點綴。

楚錚一聲低呼:“蟹粉獅子頭?”

楚名棠一時沒聽清:“什麼?”

楚錚幹笑道:“這是蘇姑娘做的一道菜肴,孩兒曾嚐過,端是美味無比。”

楚名棠哦了一聲,對蘇巧彤的欣賞又多了幾分:“蘇姑娘也懂得做菜?”

蘇巧彤嫣然一笑,正欲答話,楚錚卻急忙插口道:“是啊,蘇姑娘廚藝精湛,什麼時候讓她專門為父親和娘親做來品嚐。”見蘇巧彤又要開始扯謊,楚錚不得不急,昨晚他收到了南線大營楚洛水的密報,夏漠率領五千趙軍已鏟平了蒼樂山中那處秦人聚居點,在那裏搜出了諸多與西秦聯絡的信件,證據確鑿,無可置疑。但今日不同往昔,楚錚看了此密報頓時冷汗迭冒,趕緊修書一封給楚洛水,說自己正在清查朝中西秦奸細,為了不打草驚蛇,請他暫時不要將此事上報兵部,但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總要想個解決之道才好。

蘇巧彤雖不明白楚錚為何如此,但知道此人不會無的放矢,便順著楚錚之意笑道:“好啊,不知楚伯父何時有空,小女子提前一天準備。”

楚名棠微笑道:“還是等皇上大獵之後吧,也許可在府內休息幾日。”

楚夫人等人此時也走出屋來,聞言笑道:“巧彤真是多才多藝,妾身的手藝自認也算較為出眾了,沒想到巧彤更勝一籌,夫君快來嚐嚐這個湯包,真是人間美味。”

楚名棠看了看楚夫人手托之物,看似用竹子編製而成的蒸饅頭用的蒸籠,隻是小巧了許多,而且顏色碧綠,剛從爐上拿下來仍冒著騰騰的熱氣,一股竹子的清香撲麵而來。楚夫人將竹蓋揭開,隻見裏麵擺放著九隻細巧精致的小包子,包尖都有一點橙黃色的膏狀物,看起來脹鼓鼓的,但皮兒卻極薄,甚至可看到包子內隱約有汁水流動。

楚名棠不由得食欲大動,接過柳輕如遞過的竹筷準備夾一個來吃,卻又被楚夫人攔住了:“夫君第一次品嚐此物,可要小心些了,別燙著了,還是妾身先來吧。”

楚夫人輕輕夾了一個置於木勺內,小心地咬開一個口子,又等了會兒,往裏麵吹了幾口氣才湊上前去將那湯包內汁水一吮而盡,楚夫人回味片刻才將那幹癟了的湯包吃完。

楚名棠依著楚夫人之法,將一個湯包的汁水吮入嘴中,頓感一股滾燙的鮮美感覺熨得五髒六腑都舒坦之極,良久才道:“蘇姑娘名字中不愧有個巧字,即便是宮中禦廚,手藝也差你三分。”

蘇巧彤襝衽道:“多謝楚伯父誇獎。”

楚錚在她身邊小聲道:“想不到你還有這一手,居然還會做蟹黃湯包。”

蘇巧彤澀然一笑,自己前世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對烹飪一道頗為喜歡,即使工作了也喜歡自己下廚請一幫小姐妹到家中聚會,沒想到來到這世界竟成了自己的保命之法,若不是當年憑著幾道菜肴博得薛方仲夫人的歡心,自己的命運還真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