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流言蜚語(1 / 3)

上京城內,家家戶戶門前都已掛上了白幡。對普通百姓來說,皇上死了與他們並無太大關係,除了最初幾天京城宵禁,其餘秩序如常,隻是巡查的禁衛軍多了些,市麵上也冷清了許多,待到熬過了皇上頭七後,京城又漸漸恢複往日的繁華。凡是一國之都的百姓大都關心朝政,何況趙國儲君皇上在三個月內先後亡故,這皇位由何人來繼承自然成了多數人關心的話題。

隻是相對於何人來上皇上,另一個傳言卻以更快的速度在京城街頭巷尾傳開了。

京城的一家酒樓內,店小二正喋喋不休地向一桌客人們介紹著:“小店的‘百花釀’和‘千裏香’這兩種酒是全京城都有名的,連楚府的五公子和名滿京城的才女蘇姑娘也常來小店光顧,客官要不要來點?”

一桌人被這小二說得頗為心動,一個年紀稍大的人道:“那就來一點吧,明日就要離京了,此番在城外等了三天才進城將貨送至陳家鋪子,諸位也都辛苦了。”

另一人歎道:“賀兄,這也是沒法子的事,誰會料到皇上……”這人看了看四周,住口不再說了。

酒樓的客人越來越多了,掌櫃的看得喜笑顏開,前幾日畢竟皇上新喪,不少人為了避嫌也不敢再在外麵吃喝玩樂,店鋪的生意差了許多,現在總算好了。隻是看看店內再無空餘桌子了,掌櫃的眼珠一轉,吩咐幾個店小二去和一些麵善一些客人商議一下能否拚桌。

那小二將一客人領至方才那桌旁,他看準了這些人是從外地來京城的,應該比較好說話。果然,為首那姓賀的猶豫了下便答應了。

那客人自稱名叫丁四,為人倒是豪爽,也頗為健談,出門在外的最喜歡與這種人交往。幾杯酒下肚,一桌人就已相談甚歡。

姓賀那人臉色微紅,為眾人將酒滿上,坐下道:“店小二倒也沒說假話,這的確是好酒,譚兄弟,回頭買上兩壇帶回去。”

譚兄弟笑道:“那小田回去後又有得吹噓了:這是當朝太尉大人公子和京城蘇才女時常飲用的美酒,你們肯定沒喝過吧。”

一青年頓時漲紅了臉,旁人皆是大笑。

那丁四忽道:“說到這蘇姑娘,近日京城有不少關於她的傳言,你們可曾聽聞?”

眾人安靜下來,姓譚的遲疑了下說道:“我等隻聽有傳聞蘇才女的姨父吏部尚書成大人乃西秦奸細,這未免太不可思議了,堂堂一品重臣怎可能是他國奸細?”

丁四說道:“這恐怕不假,成尚書原籍位於西南秦趙交境之處的蒼樂山,且處於深山之中,來曆頗為可疑,何況他早已是朝中大臣,卻從未提攜過同鄉,似那蒼樂山中僅他一戶人家一般。”

方才紅臉的小田不由問道:“那他若是奸細,為何又被新任為吏部尚書,太尉大人難道不知麼?”

丁四小聲說道:“太尉大人自然應當知曉。但原吏部尚書唐孝康突然被刺身亡,太尉大人一時找不到接替人選,又擔心這吏部尚書之位落入別的世家之手,這成大人既有此把柄落在太尉手中,容不得他不俯首聽命,他當這吏部尚書,整個吏部不就為太尉大人掌控麼?”

眾人不住點頭,小田又問道:“如此說來,那蘇姑娘也是秦國奸細了?”

那丁四點頭道:“那是自然。你們可知,聽說這蘇姑娘原本是秦王的妃子?”

“什麼?”

那店小二正端著菜走過來,聞言亦是一顫。

丁四低聲說道:“這蘇姑娘以美色誘惑了太尉大人的五公子,太尉大人庇護成尚書這也是其因之一。”

為首那姓賀了咳嗽了聲道:“談論這些捕風捉影的事作甚?我們喝酒。”

眾人也覺得此事犯忌,也都不再說話。

丁四與眾人又喝了幾杯,正準備起身結帳,忽聞酒樓外傳來陣陣急促的馬蹄聲,一人高聲喝道:“將此地圍住,不得不放走一人!”

丁四臉色大變,急忙向酒樓內間走去,沒想到旁邊店小二突然俯身抱住了他的雙腿往後一拖,丁四立足不穩,頓時摔倒在地。旁邊四五個店小二都衝了過來將他死死壓住。掌櫃的也手拿著一塊硯台走了過來,對準他腦袋狠狠地砸下,那丁四悶哼一聲便暈了過去。

一群全副鎧甲的禁衛軍走進酒樓,帳房陪著笑將他們領到此地,為首軍官看了看頭破血流的丁四,道:“就是他麼?”

掌櫃的躬身道:“回軍爺,就是此人與那桌人在這胡說八道。”

那姓賀的連忙站了起來,拱手道:“稟這位軍爺,我等隻是來京城送貨的商人,與此人根本不識。”

那軍官哼了聲道:“全都拿下,有話到刑部大牢再說。”又對那掌櫃的說道:“伊掌櫃,此番你是立了大功了,楚府和成大人府上定會重重有賞。”

掌櫃的哈腰說道:“若不是齊校尉正好從此經過,僅憑我們這些小民怎麼也拿不下此人,論功勞還是齊校尉最大。”

齊校尉滿意的點點頭,帶著禁衛軍離去了。

眾人紛紛圍了上來向掌櫃的道賀,掌櫃的洋洋得意的說道:“那廝真是不知好歹,居然在我酒樓說楚公子和蘇姑娘的壞話。若不是楚公子去了北疆,我定親手將他交於楚府。”

旁邊一矮胖漢子笑道:“京城誰不知楚五公子最為豪爽,掌櫃的,這趟賞錢恐怕較五公子所給少去許多。”

掌櫃的怒道:“你這話什麼意思,我會看重那些賞錢嗎?”

此地的常客大都知他平時愛財如命,聞言噓聲大作。

一位老者說道:“伊掌櫃,方才可是險得很啊。若那人武功高強,又攜帶兵器,這酒樓損失可就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