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蓄勢待發(1 / 2)

南方趙軍陣前,邱亦生率兩萬黑騎軍忽左忽右,硬是逼得近五萬西突厥死守營門,不敢越雷池半步。邱亦生殺得性起,敞胸露懷,一杆鐵槍揮舞得嗡嗡作響,正要下令再度進攻,忽聽背後鳴金聲起,邱亦生不禁愕然:“媽的,這時候收什麼兵?”

邱亦生雖心有不滿,但亦不敢有違軍令,隻好悻悻然率部回到陣前。隻見副統領曹淳等幾位將軍都已到齊了,樊兆彥騎在他那匹白馬上,足足高出旁人一個頭,顯得甚是突兀,邱亦生怪笑道:“樊副統領總算來了,末將正覺奇怪呢,莫非副統領也要坐鎮中軍帳中了?”他與樊兆彥並無交情,交惡倒是不少,因此言語間毫不客氣。

樊兆彥並不理會他,沉聲說道:“諸位,奉大帥與統領大人命,由樊某統籌陣前軍務,軍令所到之處,若有違者格殺勿論。”

這番話雖有些過分淩厲,但在場眾將都並無異議。孟德起身為北疆大營統領甚少親自領兵出戰,通常都以樊兆彥為首,而另一副統領曹淳三年前才升任此職,軍中威望遠在樊兆彥之下。此人出身於青州曹氏一族,曹家在趙國諸世家中並不顯眼,曹淳本人也無顯赫戰功,當年之所以能提升副統領,一來是因其已從軍三十餘年資曆深厚,二來亦是因當初郭懷想提議華長風為副統領,而楚名棠則有意讓王明泰接任此職,雙方為此爭執不休,趙王亦無力化解,索性由曹淳升任此職。曹淳平白無故撿了個大便宜,亦有自知之明,對孟德起和樊兆彥均恭謹守禮,從不參與二人之爭。

樊兆彥端起上官的架子說話,邱亦生也不敢胡亂頂撞,兩眼瞟來瞟去,忽咧嘴一笑:“奇怪了,楚參將,大帥不是讓你留守帥帳嗎,何時到此地了?”他方才隻顧與樊兆彥說話,這時才注意到楚錚也在。

楚錚拱手道:“見過邱將軍。末將是為傳大帥軍令而來,亦是剛到不久。”

曹淳有些奇怪,問道:“兆彥,大帥有何軍令?”

樊兆彥歉然說道:“事關絕密,樊某不便當眾明言,稍後再告知曹兄,還請曹兄見諒。”

曹淳並不介意,點了點頭道:“曹某明白。”

樊兆彥看了看其餘諸將,有意無意地盯著邱亦生:“此道軍令會於適當時傳達給諸位知曉,絕不容有何異議,否則休怪樊某不講情麵了。”

邱亦生氣往上衝:“樊副統領,你休要話中夾棒,我邱亦生從軍也有二十餘年了,自然懂得孰輕孰重,就算此時命我單槍匹馬殺入敵陣,邱某也絕不會有半點猶豫!”

“如此就好。”樊兆彥冷冷說道,“諸位請回各自軍中,聽候號令。”

邱亦生哼了一聲,也不行禮,策馬轉身就走。

待眾將走後,樊兆彥將曹淳和楚錚叫到一邊。三人交談了一會兒,曹淳麵色凝重的離開,臨走上馬時顯然有些心不在焉,一腳踏了個空,幸而旁邊親兵眼疾手快將他扶住,否則定在幾萬大軍麵前大出洋相。

樊兆彥也不禁一笑,搖頭道:“老曹這人哪,無論用兵還是處事唯有謹慎二字,今日定是將他嚇得不輕。”

楚錚看著曹淳漸漸遠去,道:“不過此人能在瞬間看清形勢,願依照樊副統領之言行事,倒也頗為果斷。”

“老曹自任副統領以來事事秉持中立,這也是無奈之舉。”樊兆彥道,“不過能有今日這般地位,老曹也決非等閑之輩。樊某膽敢亮出那道軍令,想必他已猜到此戰孟德起已無力掌控大局,又何必為此得罪楚王方三大世家。對他而言隻需依軍令行事,事後無論是何種狀況都可推脫得一幹二淨。”

秦軍陣前,北疆大將沈從放看著不遠處的西突厥,忍不住對薛方仲道:“大帥,末將怎麼覺得這仗打得愈發不對了?這西突厥戰至天明也不思突圍,難道他們真甘心人民坐以待斃?”

薛方仲麵沉似水,問站在身後的顧明道:“派去北方偵測的斥侯回來了麼?”

顧明道搖了搖頭,道:“還未曾。末將天沒亮便派出近百名斥侯趕往北方,至今一個未回。大帥,此事確實古怪。”顧明道當然不知道,王明泰和圖穆爾早有預備,沿途設下伏兵足有五千餘人,這近百名斥侯已被截殺殆盡。

“南方趙軍是何狀況?”薛方仲又問道。

顧明道答道:“南方孟德起部仍與約五萬西突厥對峙,未見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