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班師回朝(上)(1 / 2)

月朗星稀,涼風微拂,這本是初夏時節一個寧靜的夜晚。可在上京城數十裏外卻是馬蹄聲陣陣,近萬北疆大營的騎兵正沿著官道不緊不慢的策馬前行。

前麵的隊伍忽然漸漸停了下來,一騎飛馳而中軍而來:“啟稟樊副統領,禁衛軍十三營許唯義將軍在前方求見。”

許唯義原先隻是一校尉,現聽傳令兵稱之為將軍,樊兆彥對身旁華長風笑道:“是這小子啊,看來已是升職了。”

“以他的軍功亦屬應得,”華長風道,“從楓林渡和賀蘭山幾戰中可看出,禁衛軍盾堅甲固,馬上馬下均驍勇善戰,我北疆大營如亦有這般騎步兩可的軍隊,沙場用兵就可有更多回旋之餘地。”

“可這樣的部隊花費亦是同等規模黑騎軍的數倍,我北疆大營養不起啊……”樊兆彥忽嗬嗬一笑,“以後這些都是明泰和你操心的事了,樊某管不著了。”

華長風也早已聽說樊兆彥即將接任西線大營統領之事,似玩笑般說道:“聖旨未下之前,樊兄還是我們北疆大營的人哪,華某人微言輕,等進了京城還望樊兄在兵部和戶部為我北疆大營多美言幾句啊。”

樊兆彥似笑非笑地說道:“有老侯爺和大尉大人在,哪用得著樊某多嘴。”

北疆大營班師回朝以樊兆彥和華長風為首,王明泰和另一副統領曹淳則坐鎮北疆。西秦經曆此次大敗,暫時應無力反攻,但無人敢疏忽大意,況且新收複的三城七鎮尚未完全安定,王老侯爺便讓王明泰留了下來。王明泰亦知孰輕孰重,而且他不過四十餘歲,此次越級升任北疆大營統領,風光的日子還在後頭,便一口答應了。

至於原大營統領孟德起,已經沒有幾個人再將他放在心上了。

華長風聽樊兆彥語中暗帶譏諷,不由暗怒,隻是他心機深沉,仍是笑道:“話雖如此,可樊兄如肯錦上添花,王統領和華某均感激不盡。”

樊兆彥見華長風神色如常,也不禁暗暗佩服,便不再為難,打了個哈哈:“好說好說。”

許唯義雖曾是樊華二人部屬,可如今他已重歸禁衛軍,此次前來更是代表著朝廷,樊兆彥和華長風也不敢太過托大,兩人親自到前軍相迎。

“末將許唯義參見樊副統領、華將軍!”

“許將軍不必多禮。”樊兆彥下馬將許唯義扶起,“武朔城一別,許將軍可好?”

“末將一切安好,謝樊副統領關愛。”許唯義俯首一禮,而後又道,“王老侯爺與三位尚書大人可在?末將想前去拜見。”

樊兆彥道:“王老侯爺與成大人等在後麵馬車內,不過老侯爺有交待,不必那些繁文縟節,我等還是盡快趣味趕至東嶺坡,厲兵秣馬,明早恭候皇上駕臨。”

許唯義聽了,也不再多事,道:“王老侯爺既有此令,末將就在前方帶路。樊副統領,華將軍,請!”

大軍行進速度驟然加快,走了約小半個時辰轉過一個山腳,眾將士忽覺眼前一亮,隻見不遠處無數根丈餘高的火簇豎立在官道兩旁,幾乎照亮了整個夜空。

許唯義策馬向前,不久帶著十餘名官員走了過來,為首的是一頷下三縷長髯的中年官員。樊兆彥和華長風翻身下馬,相互看了一眼,均微微搖了搖頭,他二人久居北疆,對朝中官員本來就不甚熟悉,何況自楚名棠任太尉以來,朝中官員變動極大,眼前這十餘人竟無一相識。

“這位是禮部左侍郎許庭曉許大人……”許唯義嘿嘿一笑,這還是他生平第一次直呼父親其名,“亦是家父。”

樊兆彥拱手道:“原來是許侍郎,久聞大名,樊某這邊有禮了。”

許庭曉瞪了許唯義一眼,向樊華二人拱手道:“犬子頑劣,此番在北疆多謝樊副統領和華將軍關照。”

樊兆彥笑道:“許大人此言樊某可不敢當,令郎隸屬楚錚將軍麾下,是楚將軍教導有方,與樊某和長風並無太大幹係。”樊兆彥心中有些奇怪,楚錚怎麼沒來,無論從哪方麵來說,他都是今明兩日的最佳人選,許唯義……他的軍職畢竟低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