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第六部 逐鹿中原 五絕狂生(1 / 2)

“……熊耳山之名最早見於《尚書禹貢》:‘導洛自熊耳’,故而得名熊耳山。楚公子請看,遠處這座山峰相傳東漢陳子昭兵敗藏身於此,後重新召集三百農夫重新起兵,最終成為東漢開國雲台二十八宿之一……”

周豫騎在驢上,一步三搖,邊走邊為楚錚介紹著。熊耳山地處商洛,而商洛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腹地,這裏幾乎一山一水都與曆代名人有著關聯,周豫時而引經據典,時而說些鄉村野史,即便楚錚亦是聽得津津有味,暗想此人胸中果然有真材實學。

走了約半個時辰,一行人出了山穀。火雲駒陡然停下,前蹄一彈長嘶一聲,隻見前方旌旗飄飄,近百人在遠處等候。見了楚錚一行,頓時有十餘名官員策馬飛弛而來,這時代的官員還未墮落到手無縛雞之力的地步,每人的騎術都還算有板有眼。楚錚見狀不由苦笑一聲,今晚又不得安生了。

到了近前,眾官員下馬,為首一個白白胖胖的五品官員率眾官員齊俯首:“下官安陽知府劉海,及所轄六縣知縣,參見楚將軍。”

唯有一滿臉絡腮胡子的將領向楚錚行以軍中之禮:“卑職安陽大營將軍賈道叩見楚將軍。”

“各位大人,劉將軍,快快請起。”

楚錚與眾官員見過。寒暄片刻,楚錚臉色一沉,對知府劉海身後一人道:“李興,本公子來盧縣是為家事,何必驚動各位大人。”

這李興乃上京楚府管事李誠的堂弟,為照顧楚老夫人,楚名棠便讓吏部任命他為盧縣縣令。楚錚此次來熊耳山,也隻有李興一人知曉,可如今這般大張旗鼓,實非楚錚所喜。

聽楚錚語意不善,李興神情尷尬,不知說什麼是好。劉海忙道:“楚將軍,此事怪不得李知縣。每年此時我安陽府官員均齊聚盧縣,拜奠楚老先生,今晨李知縣偷偷出城,幸得平縣張知縣發覺,我等這才一同跟來,還請楚公子莫怪。”劉海的話半真半假,不過以楚錚的身份,且不說是當朝太尉之子,僅北疆大營參將一職就比劉海這五品知府高出一大截,容不得他有半點怠慢。

楚錚亦知這等事無法較真,隻好道:“劉大人言重了。”

劉海見楚錚無意追究,放下心來,這才看見周豫赫然站在楚錚身後,不禁訝然道:“周豫?你怎在此?”

“草民見過劉大人。”周豫上前施禮,“草民原本前往陳縣訪友,卻不想那人已外出遠遊,無奈悵然而歸,半路遇上楚……楚將軍。”

楚錚問道:“劉大人與周先生相識?”

劉海不愧久經官場,很快恢複平靜,道:“回楚將軍,這周豫號無咎先生,乃我安陽府聞名天下的才子,琴、棋、書、畫和詩文無一不精,正因如此,世人另稱他為五絕狂生。下官多次邀無咎先生出任府中幕僚,均被他婉言謝絕,令下官著實扼腕不已。”

一聽“五絕狂生”,楚錚突然想起來了,兩年前柳輕如和楚倩不知何處尋得一本詩集,對裏麵的詩文大加讚賞。那時正值楚柳兩人新婚不久好得蜜裏調油之際,楚錚對四姐整天打擾自己的兩人世界很是不耐煩,見那本詩集署名五絕狂生,便出言譏諷道這世上自號“狂”字之人,通常皆為自命清高且憤世嫉俗之人,寫出來的詩也大都是些自憐自艾、懷才不遇的牢騷文章。卻不想此番話不但得罪了楚倩,連柳輕如也頗為不滿,楚錚這才想起輕如其實骨子裏亦是一文藝小資的女子,忙說了許多討巧之話,才哄得她轉怒為喜。

沒想到今日竟見著這位五絕狂生了。可楚錚有些奇怪,這一路走來隻見此人儒雅風流,卻不顯絲毫狂傲之氣,這是何故?

周豫聽了劉海之言,似有些不大自在,道:“劉大人過獎了,那什麼狂生乃是早些年幾個友人戲稱,至於‘五絕’二字更不敢當。”

劉海口中嘖嘖,對身後眾官員道:“諸位來看,數月不見,這位無咎先生可謂性情大變啊。”

周豫神情更顯尷尬。楚錚見此情形微微皺眉,李興看在眼裏,心知小主人心中已是不快,暗罵劉海不長眼,難怪當了兩地十年的知府,便輕咳一聲道:“劉大人,此地偏僻荒涼不宜久留,我等還是早些回縣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