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今日起,吾為人皇!(2 / 2)

當然,先帝們也是有回報的。當熊岩會帶領群臣,祭祀祖廟的時候,就是他們收獲的時候。

似乎是有所感應,這一瞬整個大楚治下的地脈,都現出種種異象。

一時間整個大楚,都出現了天花亂墜、靈雨降臨的景象。

“今日起,吾為人皇!”

登基了,終於登基了。稍微感慨了片刻,熊岩便醒悟了過來,是時候振作了。

按照慣例,登基之後的第一件事是給老皇帝上諡號。

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皇帝還是要臉的,那個時候群臣表麵上也是要臉的。

那個時候,不是隨便什麼皇帝,都能獲得很好的諡號。

如果治國不行,哪怕國家沒有滅亡,也會給國君上一個很不好的諡號。

比如漢靈帝,諡號是靈,這個靈是什麼意思呢?

亂而不損曰靈,可以理解為這個皇帝有本事,雖然一直在亂搞,搞得國家大亂,但卻沒有損傷根基。

實際上漢靈帝死亡之時,大漢沒有滅亡。如果不是董肥肥的橫空出世,大漢接下來肯定是外戚、太監、世家們繼續鬥爭而已。

當然,靈這個諡號,其實也是變著法兒的在罵皇帝。同時也可以理解為死的好!死的妙!

但是不知道到了什麼時候,或許是李二帶頭修改史書開始,從那以後皇帝就徹底不要臉了。

史書隨便改,隨便一個皇帝,哪怕沒有大的成就,哪怕很一般,死了之後也可以有很好很好的諡號。

比如宋朝的那一大群渣渣皇帝,論實力一個比一個渣,可諡號卻偏偏一個比一個好。

以前的時候,熊岩站著說話不腰疼。今天輪到他了,他自然也想給父親弄一個頂好頂好的諡號。

身為兒子,給爹弄一個非常好的諡號,這叫孝順。身為皇帝,給先帝定一個很好很好的諡號,好處就更大了!

“父皇在位期間,大楚氣數比起二百年前增長了足足六倍,諸位覺得以父皇的功績,這諡號該怎麼定呢?”

“父皇在位期間,東海之外的群島被解決了,原吳國公封地,成了朝廷直轄郡縣。困擾了大楚萬年之久的南方道國,也被解決了,還占據了這三省之地。整個中原王朝心中的毒瘤,北方的草原,也解決了一大半……”

在熊岩親自下場給熊昌撐場子之後,幾位大學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新皇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

諡號之事其實就是一個試探,看看著群臣之中,誰讚成誰反對!

“開元元年太祖創造大楚,今年乃是大楚開元一萬零十二年,故此,陛下的諡號中應有開元二字。”黃大首輔首先說道。

雖然他沒有直接讚同給熊昌大吹特吹,可他身為首輔,沒有直接反駁熊岩的話語,這本身就是一種表態。

這一回,有了熊岩的站台,有了黃大首輔的支持,調子就算定下來了。

“陛下在位期間,文教大興,讀書人的數目,百姓的平均識字水平,都大有進步,稱得上文。”

“陛下在位期間,討伐不臣,攻滅道國,占據大半個草原,功莫大焉可稱之為武。”

文、武,這倆諡號按照規矩,其實已經是非常非常好的諡號了。

“陛下很孝順……可稱之為孝。”

“陛下……可稱之為仁。”

到了最後,在群臣們相繼表態之後,熊昌的諡號已經長達數百字了。數百字的諡號,自然是不可能通穿天下的!

這要真的幾百字都是諡號,那就成笑話了。最後經過屢次商議,不斷刪改之後,熊昌的諡號就成了:開元後天弘道高明肇運聖武神功純仁至孝文皇帝。

(這是摘抄朱棣的,朱棣這麼有本事,他的諡號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諡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