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荊州文保中心,給陳翰的第一感覺就是,這裏非常的安靜。
安靜的就像是走進了另一個世界一樣。
文保中心很大,而且有非常多個不同的修複室。
跟著榮化往裏走的時候,連續路過了好幾個不同的修複室,陳翰都頗為好奇的伸頭打量。
每個修複室的門都是玻璃門,外麵的人可以輕易的看到裏麵正在認真進行文物修複的工作人員。
在陳翰的眼裏,每個工作人員都是那麼的認真細致,任何雜音都沒有發出。
整個走廊隻能聽見陳翰和李教授他們的腳步聲。
一路上,陳翰深刻感受到了文物修複師的細致耐心。
在絲織品修複室裏,工作人員神情專注,一針一線對絲織文物進行修補。
漆器修複室內,工作台上擺放著一堆或精美,或已經殘缺的厲害,或者甚至都已經碎成了一堆碎片的漆器,正在等待修複。
幾位漆器修複室的修複專家們,正在對著一口彩繪的漆棺,認真細致的修複著。
榮華的腳步也在門口停下,伸手指了指這口漆棺,和陳翰說道:“這是一口明末時期的彩繪漆棺。”
陳翰抬眼望去,眼前這口漆棺居然是距今四百多年前的棺材,真看不出來。
這口棺材左右棺身上分別用瀝粉貼金的工藝手法,描印上了瑞虎、祥雲、飛鶴、寶劍等圖案。
特別是一左一右的瑞虎和飛鶴,身軀矯健舒展,線條剛勁有力,虎有躍躍欲跳之勢,鶴也有展翅欲飛之形。
整個圖案線條流暢,工藝精湛,極富神韻,栩栩如生。
一開始,陳翰還以為這口棺材是出土時保存狀況就比較好,所以才能如此漂亮,甚至驚豔。
但是榮華卻介紹道:“去年這口漆棺剛送來的時候,邊緣部位殘缺,棺蓋表麵彩繪變色,漆膜脫落,漆麵有裂隙、殘缺、卷曲,可以說是殘破到了極致。”
“可能稍微用力壓一壓,就有可能直接散架。”
“但是,漆器修複室的杜主任帶著他的團隊,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已經將腐朽部分進行加固,再依據殘缺部位形狀進行修補,盡量達到了修舊如舊的效果。”
“修補漆膜,進行彩繪,瀝粉貼金等胎體修複工作,也基本已經完成了。”
“快的話,估計下個月這口彩繪漆棺的修複就將徹底完成。”
“....厲害。”陳翰除了感歎之外,無法再用任何言語來形容此刻的心情。
榮華點點頭,很是嚴肅的介紹道:“修複文物,需要極致的工匠精神,容不得半點馬虎。”
“每一件文物的形製、材質、製造工藝、圖案樣式、色彩等等問題,都需要進行非常多的前期研究,直到完全弄清楚這件文物是如何做出來的,然後我們才會開始製定修複計劃。”
“之後的修複環節,更是小心再小心,容不得半點馬虎和失誤。”
“一環扣一環,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前功盡棄。”
榮華挑了挑眉毛:“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中心每個修複室都這麼安靜的原因。”
“大家在工作中,實在是沒那個功夫分心聊天。”
“明白,理解。”陳翰點點頭。
“走吧,我們去簡牘修複室。”榮華也不再多說什麼,帶著李教授和陳翰就往走廊最深處的一間修複師走去。
木漆器脫水室、木漆器胎骨修複室、木漆器彩繪修複室、紡織品修複室、皮革文物修複室……
一路上,他們路過了很多修複室,每一個修複室內的文物架上都擺滿了來著全國各地,各種各樣的文物,等待修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