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認真負責陳老師(1 / 2)

年輕人,一直都是一個很“閑”的群體。

對於已經進入工作的社會人群來說,他們每天除去工作和吃飯睡覺等必要時間後,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並不多。

在這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裏,他們可以打遊戲、看小說、看電視劇來放鬆。

考古視頻在“放鬆”的那麼多選擇中,排名顯然並不靠前。

隻有一些本就對考古很感興趣,喜歡這方麵的人,才會主動拿自己那寶貴的自由時間來看考古視頻。

但是22歲以下的年輕人不同,他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在網絡上暢遊。

也有足夠多的“閑工夫”去了解一些生活中用不上的冷知識。

隻要看到新奇的視頻,就會隨手點進去看看,甚至不感興趣的東西,無聊的時候也會試著接觸接觸。

這時候,出現在B站中的“愛考古的陳老師”,自然就很容易吸引年輕人的目光了。

“社科院考古所,人均挖泥巴大神!”

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陳翰的話語風趣幽默,再加上考古本身就裏裏外外透露著“神秘”氣息,至少圖個新鮮感,都很容易能小火一波。

打開後台,陳翰立馬看到了一堆私信提問。

雖然很多B站用戶都是問的一些非常顯淺的考古問題,但是陳翰也依舊認真細致的挑選了一些來回答。

而且,有不少應屆考生,還在谘詢如何報考考古係,要求高不高,就業前景好不好之類的,他更是一個不漏的全都幫忙解答了。

雖然不一定每個問的人都能考上,也不一定每個學考古的畢業後都會從事相關工作。

但是能多一個報考考古學的學生,國內的文保工作就能多一份幫手啊!

就算不能為考古工作發光發熱,至少了解考古的人多了,也能扭轉扭轉考古學目前惡劣的輿論現象!

陳翰幹脆覺都不睡了,挨個回複這幾百條私信。

中間,他還打開了抖音看了看。

同樣有很多抖音用戶,也在一些和考古相關的自媒體視頻下方艾特他,想要弄清楚這些視頻到底說的是真是假。

粗略的看了一圈,能回複的陳翰也都盡量回複了。

一般那種解說考古發掘紀錄片的短視頻,內容八九成都是真的,隻是摻雜了一些懸疑的東西吸引眼球,倒是還好。

但,還有半數的視頻,就是開局一個聳人聽聞的標題,然後內容全靠編了。

不是拿《山海經》各種套現實情況,就是鼓吹所謂的外國考古證明,力證華夏人非本土發源。

最好笑的是,這兩方互相之間還水火不容,粉絲之間一片罵戰。

一邊拿著《山海經》認為從埃及到南美,都是華夏自古以來的領土,四五千年前的華夏祖先就生活在這些地方了,隻是後來才為了爭奪中原權利才彙聚在黃河流域。

另一邊則用各種外國考古學者的論調,試圖力證華夏人是埃及後裔,或者印度遷徙來的,最過分的甚至認為華夏人是從歐洲遷移來的。

這些論調不能說不對,都是“猜想”的一種。

網絡本就是一個暢所欲言的地方,大家都可以抒發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但是這些“看法”和“猜測”,現階段的可信性吧。

就像是反駁進化論的人,提出的人類外星人創造說、神明創造說、上帝創造說一樣。

你不能說他絕對是錯的。

因為現階段進化論也隻能說是最靠譜的一種學說,不能說絕對是真理。

也有那麼小概率,人類真的不是自然選擇進化出來的。

畢竟目前從考古角度,還沒有找到完整的人類進化鏈,中間有幾百萬年的空白。

但是你又不能說這些更離譜的假說比進化論還要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