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七章 品,細品。(1 / 2)

雖然說,隨國是幫助了楚成王奪得了楚王之位。

但是楚成王即位後,一邊向周天子進貢以鞏固王位,鎮壓夷越各族。

一邊也在大力開拓疆域,先後滅亡弦、黃、英、夔等小國,露出了勃勃野心。

很顯然,楚成王是一位和楚武王幾乎一脈相承的君王,是一位想要興霸楚國的君王。

如此一來,就在楚國隔壁的隨國,自然也是心驚膽戰的。

看地圖就知道了。

隨國的疆域,大致是現代的半個襄陽,半個荊門,三分之一個孝感,再加上一個隨州。

而楚國的疆域,幾乎就和隨國連在了一起,楚都郢的位置,就在現在的荊州。

要不是有一條漢江將隨與楚隔開,隨國根本沒辦法抵禦楚國的入侵。

麵對咄咄逼人,一副要大肆兼並周圍姬姓諸侯的楚國。

在楚成王三十二年,隨國依靠漢水東邊各諸侯的力量,背叛楚國。

然而,這次背叛卻迅速被楚國平定了,隨國的最後一次掙紮也沒成功。

至此之後,隨國的國勢衰落,就隻能徹底臣服於楚國了。

恰巧,楚國也連續出了三代優秀的國君。

楚成王、楚穆王、楚莊王。

楚國的國力,在這三位楚王的手上,達到了春秋時期的巔峰。

最後的那位楚莊王還是春秋五霸之一,曾經觀兵於周疆,在周都陳兵示威,問天子鼎之輕重,將周王室的臉麵狠狠摔在了地上。

算算時間,楚國這三位國君在位的時候。

也差不多是曾公求的父親,曾公求、曾侯寶這三代曾國國君在位的時候。

當然,楚國好出超長待機型君王。

楚成王也在位了四十六年,沒準熬死了兩代甚至三代曾侯也有可能。

總而言之,應該是在楚成王到楚莊王期間,隨(曾)國徹底倒向了楚國。

在成王之前,隨國是隔三差五都會和楚國比劃比劃的。

直到楚成王之後,隨國就徹底臣服於楚,不和“中國”通。

以前,史學家們搞不明白,為什麼隨國在楚武王的時候還桀驁不馴,和楚國多次大戰,展現出了漢東伯國之氣度。

怎麼到了楚成王之後,就老老實實給楚國當小弟了。

大家隻能籠統的認為,是楚國的威勢越來越強,幾代君王一代比一代猛,才威服了隨國。

現在棗樹林墓地這邊的兩代諸侯墓一出土,內情才明朗了。

原來楚成王是玩起了熟悉的聯姻之法。

連續幾代曾侯都迎娶了楚王室之女,靠著血脈+威勢,這才徹底從內而外的征服了隨國這個小弟。

這種套路對楚成王來說,也是老套路了。

秦楚為什麼能世代交好,為什麼後來楚昭王能從秦國借來兵?

都得感謝楚成王的聯姻大法。

秦國和楚國之間的結盟聯姻曆史,剛好也可以追溯到秦穆公和楚成王的時代。

北宋嘉祐年間,即公元1056到1063年。

今陝西鳳翔,出土了一件秦代石刻,上麵刻有古樸文字,共三百二十六字,內容是秦王遣巫師,向大神巫鹹詛咒楚王不道,祈求打敗楚國的文章。

這個石刻是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製作的,也就是公元前313年。

當時楚國發兵進攻秦國,所以文中是秦惠文王詛咒楚懷王。

在這篇文章中,有這麼一句話。

“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是僇力同心,兩邦若壹,絆以婚姻,袗以齋盟。曰枼萬子孫,毋相為不利。”

這句話意思是,以前我們秦國先君穆公與楚國的成王,合力同心,兩國關係緊密的就像一國,又連成婚姻,結盟起誓,告誡子孫萬代,不做不利於對方的事情。x33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