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三章 外甥阿柴王(1 / 2)

“印章?”

印章的重要性,對古代墓葬來說,已經不需要再過多贅述了。

隻要能發現印章,特別是有刻字的印章,基本上立馬就能夠解開墓主人身份之謎。

隻要在主墓室內的考古工作人員,都連忙放下了手頭的工作,跑到了一號盜洞旁邊。

這塊印章,就是在一號盜洞底下的擾土裏發現的。

顯然是盜墓賊在通過盜洞轉移陪葬品的時候,掉在了地麵上。

這很正常。

一些小物件,在盜墓賊盜墓的時候,經常會遺留在盜洞之中,或者盜洞旁邊的擾土裏。

一方麵是因為盜墓賊畢竟在盜墓的時候還是會緊張的,緊張就會手忙腳亂,掉下點東西。

另一方麵則是爬盜洞的時候,真不是一件容易的活。

至少現代沒經過專業訓練的人,想要帶著隨葬品爬盜洞,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

在爬的過程中,就會掉落一些小件的隨葬品。

所以一般被盜墓葬,如果被盜的比較幹淨的話,盜洞附近的擾土,通常就會是唯一能有收獲的地方了。

“方形,鼻鈕,鈕穿呈圓形,穿內殘存印綬痕跡,這是一枚很常見的印啊。”

“不過印有點小,看著邊長還沒兩厘米呢,倒是挺高的,得有三四厘米高了吧。”

這塊在擾土裏發現的印,基本還是保持了漢代方寸之印的樣式,邊長還不到兩厘米。

實際上大部分朝代的印章,邊長都在兩三厘米左右,包括皇帝的帝印。

電視劇裏那種動不動就需要雙手握著,方方正正的大印,在現實裏是基本不會出現的。

“怎麼樣,印上刻的什麼字?”

“墓主人是誰?”

七嘴八舌的議論聲響起,一塊不大點的印,很快就轉過了多人的手。

等到傳到陳翰手上的時候,他終於看到了這塊印的印刻麵。

可惜,讓他失望了。

這麵印的印文是陰刻的,由雙峰駱駝圖像和藏文組成。

駱駝圖像,他是看得懂。

但是那藏文,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了。

不過字還挺多的,估摸著得有七八個字幕組成。

“有沒有懂藏文的?”

孔建文一聲吼,在場的所有人都搖了搖頭。

包括QH省考古所的隊員。

青海這一片,雖然說曾經是吐蕃國的主要墓葬區,至今已經發現了兩千多座吐蕃國墓葬了。

不過這些吐蕃國墓葬發掘的不多,大部分還是保護起來了。

而且就算發掘了不少,但是因為青海這邊還有個齊家文化。

所以大家也沒功夫去研究藏文,大多都是發給藏文研究所,讓他們幫忙翻譯。

倒是隔壁甘肅,因為有敦煌石窟的存在,有一堆用吐蕃藏文書寫的典籍,所以有不少懂吐蕃藏文的學者。

“算了,發給藏文研究所問問吧。”

青海考古所的副所長李春潮出馬,拿出手機關掉閃光燈後,就將印麵拍了個照片,發給了他認識的藏文學者。

在青海幹考古,自己不懂藏文沒問題,但是肯定得認識幾個懂藏文的學者。

特別是柯教授這種副所長,更是人脈很多。

他這邊消息一發過去,還沒等幾分鍾呢,就有人給他解答了。

“這是吐蕃使用的古藏文,大致可以翻譯成“外甥阿柴王之印”。”

將這條消息告訴其他考古工作者後,大家全都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