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八章 內棺要怎麼開?(1 / 2)

內外棺之間的文物,一共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提取的差不多了。

大部分文物,采取的都是整體提取的做法。

這就導致,很多文物實際上連一線考古工作者,都不知道是啥,或者說被疊在了一起,不容易分辨。

能夠分辨出來的,就是那一批金器,玉環、玉璧之類的玉器,以及一些漆木器。

最重要的,還有幾把玉配飾的鐵劍!

總體來看,內外棺之間的隨葬品還是非常豐富的。

不說別的,光是這批金器,就已經足夠奢華了。

那些金板已經做了重量測算。

最輕的一塊,也有八百多克,最重的更是有1100多克。

金板的數量,則一共20塊,加起來超過了20千克!

這些金板,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一時半會考古隊員和後方的學者們,其實也沒辦法給出解答。

因為,在曆次漢墓考古中,這是第一次出現金板。

曆史文獻上沒有記載出處,並且文物本身沒有任何特征和文字紀錄。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弄清楚這批金板是用來幹啥的,真的很難。

最簡單的解釋,就是這隻是方便保存,所以才做成這個形狀的。

但是這個理由很難服眾。

根據曆代漢墓的考古經驗來看,在西漢時期,金子的保存方法,都是製作成金餅的,並非是做成金條、金塊之類的形狀。

這是有很多出土案例作為佐證的。

而單單隻出土了這一例的金板,並不能作為證據的。

可以說,這20塊金板,將會成為海昏侯墓的未解之謎之一了。

......

“怎麼說?”

“現在還沒有發現任何能夠確鑿證明墓主人就是海昏侯劉賀的直接證據。”

“不過隻要打開了內棺,一切應該就能真相大白了。”

站在已經清理的七七八八的主棺旁邊,孔建文摸著下巴,看著主棺內孤零零的內棺,有些激動也有些興奮。

經過半個月的清理,內棺已經完全顯露出來了。

現在隻差開棺,就可以確定墓主人的身份到底是誰了。

別看考古隊的所有人,都已經很篤定,這座大墓的墓主人肯定是海昏侯劉賀,因為除了劉賀,南昌地界在西漢時期,沒有第二個人能建造如此奢華的大墓了。

就連第二位、第三位海昏侯也不行!

但是,就是缺乏一個關鍵的,能直接證明墓主人就是海昏侯的證據。

而這種證據,最容易找到的地方,就是墓主人的內棺了。

或許,印著“海昏侯劉賀”五個字的印章,就靜靜的躺在內棺之中。

或許,在海昏侯屍體的嘴中,或許掛在他的腰間,也有可能用漆盒裝著,放在枕頭旁邊。

但是,無論這枚印章在那,得先開了棺才能知道。

現場考古隊的所有人,都急切的希望開啟墓主人的內棺。

但考古發掘,容不得半點損失。

關於開棺的方法,還有待確定。

不少考古隊員,都還在期待,墓主人的屍體保存完好,也許會再出一具西漢濕屍。

已經參與過遂先生發掘工作的陳翰,對此還算好,沒有那麼的激動。

但是江西所的考古人員,對此真的是萬分期待。

因為,這座海昏侯大墓的保存情況,真的非常的好。

和之前遂先生的鳳凰山漢墓,辛追夫人的馬王堆漢墓,情況都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