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三章 兩千年前的孔子形象是什麼樣子的?(1 / 2)

一麵孔子屏風,引起了整個考古基地的轟動。

與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孔子形象不同。

通常來說,越靠近孔子時代,就越會反映孔子的真正形象。

因此,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畫像,盡管不能100%確定是孔子的真麵貌,但卻給人留下了無限遐想。

而屏風上的孔子形象是什麼樣的?

簡單的說,就是個纖瘦,有些駝背,留著山羊須的老人。

這和史書中記載的“腦袋和普通人不一樣”的孔子形象,大相徑庭。

當然,考慮到孔子“生而首上圩頂”腦袋畸形的記載,是太史公所記,似乎也沒什麼不好理解的。

《史記》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

就是但凡賢者,聖人,帝王,太史公總會給他們寫上很多特別玄學的記載。

其中比較特別的,就是長得和別人不太一樣。

似乎隻有這樣與眾不同,才能體現出這些人和普通人的特別之處。

所以,孔子在《史記》中記載的腦袋和普通人長得不一樣,也許也是太史公的藝術加工。

而這麵屏風上的孔子形象,實際上才是真正更接近曆史上孔子的樣子。

就是一個普通的纖瘦老人。

當然,製作屏風的工匠並不是經學大師,也不能排除口口相傳造成誤傳,或者工匠出現筆誤的可能。”

換言之,由於孔子屏風的內容隻是孤證且很可能是工匠筆誤或誤傳所致,倒是也不能完全推翻現有的史料記載。

不過,這麵屏風上,可不止有孔子和顏回的畫像。

兩人的畫像隻是在屏風中間,在披風左右兩端,還有一排排密密麻麻的隸書文字呢。

這些文字的內容,正是孔子身世貫通性的文字記載。

大致上,和史書上記載的孔子生平差不多。

但是,有兩處卻和《史記》中的記載有悖!

海昏侯墓的屏風中介紹,孔子身高為“七尺九”,以23.1厘米的西漢一尺計算,約為1.82米。

而《史記》中記載是“九尺有六寸”,以19.9厘米的西周一尺計算,約為1.91米。

究竟哪一個記載更準確,如今很難判斷。

畢竟,西漢時的人,要去追溯一位春秋晚期的人身高,確實有點難。

因為春秋時代的度量衡並沒有統一。

就算當時可能有留下關於孔子身高的記載。

但是當時留下的“九尺”或者“七尺”,是魯尺,還是晉尺,或是齊尺?

到了西漢時,如何去換算?

這些東西,西漢的史學家大概率是搞不清楚的。

現代人就更沒辦法搞清楚了。

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不管孔子是“七尺九”還是“九尺六”,不管是周尺還是漢尺。

以孔子生活的時代來論,不管如何孔子都算是高挑了!

一米八也好,一米九也罷,在公元前的時候,都是百裏挑一的身高!

也難怪不管是誰著的史,隻要談到孔子的身高,都一致認為孔聖人是個大高個。

除了身高之外,還有另外一個與《史記》相悖的記載。

《史記》記載是“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即公元前5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