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勢(1 / 2)

所以,要感謝每一個給與自己“羞恥”的人,他其實是在幫你進步。

……

趙羽在於文理一道,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沒必要不懂裝懂,到頭來,那樣隻會欺騙自己。

南宮夫子對他這種精於求知的態度,表示極為肯定,二人的師徒之情也在逐漸加深,漸漸的,對趙羽的稱呼,也有所改變。

如果說有什麼辦法,能夠快速加深兩個人的關係,那就是借他一筆錢。

而比借一個人錢,更能加深兩個人關係的辦法,那就是拜他為師。

趙羽和南宮竹,即為師徒。

這天,南宮老夫子考驗策論,邱隱與趙羽坐在下首位,夫子獨坐上首。

他問道:“當今天子稱病,招諸位藩王進京,其意昭然若揭,關於六大藩王進京是否安全這個問題,邱、趙怎麼看。”

邱隱不假思索道:“當今天子威重而雄強,一心想要削藩,他既然敢出此陽謀,其本意在於試探而已,並不會真的動手,依弟子看來,諸位藩王定然無恙。”

“嗯,”夫子點點頭,又看向趙羽。

趙羽拱手道:“弟子持不同見解。”

“哦?”南宮竹與邱隱雙雙看向他。

趙羽沉靜道:“弟子雖非聖賢,但也知家國大義,倘若能夠和平削藩,避免生靈塗炭,我想朝廷必然會選擇扣押諸位藩王。

“待各封地群龍無首,而後大兵壓境,趁機先收取各地兵權軍政,統歸於朝廷,以此來達到和平削藩的目的。

“還有,弟子堅信朝廷不會沽名釣譽,為了一個區區虛名,而置天下生靈於不顧,此非聖君所為。”

“嗯,你說得也有道理,”夫子補充道:“你們一個認為藩王安全,一個認為藩王危險,其實都錯了。”

邱、趙二人對視一眼,雙雙拱手稱禮:“敢請夫子教誨,弟子等錯在何處。”

夫子手撚銀髯,緩緩道來:

“你二人錯在考慮問題不全麵。

“關於藩王進京一事,依老夫來看,可分為以下兩種情況。

“其一,假如兗、青、徐、揚、荊、涼,六大藩王齊至京都,那麼他們自身則必危矣,皆因為他們給朝廷提供了一網打盡之機,皇帝寧可拚著殺害至親手足的名聲不要,他也會這樣做。

“況且事情真發展到那個地步,皇帝受百官脅迫,也由不得他做主,削藩這件大事,絕不由皇帝一個人的意誌來決定,此為大勢所趨。

“你們要清楚,這大好河山,可不僅僅是他們秦家的,更是天下無數個士大夫的。

“其二,六大藩王聽調不聽宣,隻要有半數藩王不到,那麼其他幾位身在京都的王爺,就一定是安全的。

“朝廷不僅不會為難他們,反而會大肆封賞,這是做做樣子,給其他藩王看。”

邱、趙二人聽罷,這才恍然大悟,旋即衝上施禮道:“夫子一言,弟子等茅塞頓開。”

南宮夫子擺擺手,笑道:“你們以為這就完了麼,非也,真正的學問,才剛剛開始。”

說著,他從蒲團上起身,踱步來到明堂處,遙望著西方冀州,幽幽道:“以上兩種情況,不管出現哪一種,朝廷都是贏家,受損的隻會是六大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