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山一役,令趙羽在東寧郡站穩了腳跟,關於此戰中傷亡的將士,小海城著重撫恤,有家室者賞其家室,無家室者,重賞其父母。
尤其是山字營兩位副指揮張瑞虎何應龍,趙羽對其功績大加宣揚,並在全軍大會上著重提及。
張何二人有兩個兒子,都被田濟收為義子,並帶在身邊撫養。
蕭暮山視張何二人的兒子為親弟弟,並將自己本次賞賜所得,大半都給了二人。
趙羽特別重視將士們的賞罰工作,一再加重賞格,這並非是他虛偽,隻因賞罰問題是一支軍隊的靈魂所在啊。
蕭暮山為何能得部下效死力,皆因他慷慨大方,向來厚賞金銀。
羅軍的盔甲輜重繳獲無數,糧草數十萬石,光是放下武器投降的俘虜就不下萬人,關於俘虜的安置,趙羽交給慧丙去辦,他不敢信任田濟。
假如讓田濟來處理俘虜,他能把這一萬多人全給整死。
慧丙接到任務後,便將諸多俘虜暫時編為臨時佃戶營,實行每日一餐製,既不能讓他們餓死,又不敢讓他們吃太飽。
這人呐,一旦吃飽了,就要搞事情。
羅軍在此戰中全軍覆沒,趙軍損失也不算小,尤其是山字營和趙羽的馬隊,那是傷亡重災區。
趙羽從田濟那一萬人裏,抽調出許多年輕人,補充到山字營中,又從全軍選拔馬隊,萬幸繳獲不少戰馬,他又能拉起一支馬軍隊伍。
雙子山戰役中,趙軍馬隊的亮眼表現,令所有人為之驚豔,眾將紛紛支持再組建一支馬軍,一支精銳的馬軍。
在關鍵時刻,一支騎兵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說是扭轉乾坤的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趙羽的十名具裝鐵甲,在此戰中折損了三名,他命人將袍澤的屍首搶回來,經過軍醫驗傷,發現他們都是落馬摔傷,被敵人刀槍破防的,一個都沒有。
可見重裝甲胄之利!
趙羽想擴充自己麾下的重裝鐵甲,奈何沒有打造盔甲的工匠,即便有了工匠,鐵礦又到哪裏去尋呢,要想擁有自己的武備作坊,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南方三州之所以要入侵徐州,其目的就是想占據徐州鐵礦,那是戰爭之本,也是國本所在。
眼下小海新軍剛剛經曆完大戰,趙羽趁熱打鐵,總結了一下此戰中的功過得失,有些士卒甚至連隊列都走不好,大家之所以能取勝,完全是因為運氣。
他還規定,三大營共九千人,每三天一小訓,十天一大訓,勢必要將這些人練成可靠精銳。
田濟的那一萬人,統稱為中軍營,從隊列到結陣等訓練,與三大營不同,雙方士卒甚至都不在一起碰麵,這是趙羽刻意安排的,自有他深意所在。
趙羽將一切軍務安排好,便將精力放在了組建馬隊上,他決定根據自己手頭上的馬來找人。
奈何找來找去,全軍也不過才挑出二百人而已,看來會馬術之人畢竟還是少的,他隨即又將目光放進佃戶營,準備從佃戶中招募一些騎兵。
趙羽前來募兵的佃戶營,可不是俘虜營,那是以前東西山寺的老佃戶們,現在歸小海城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