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長桌流水(1 / 2)

台兒莊進入最好的季節,每到末伏之日,這裏都要舉辦一場極其壯觀的“送伏節”。

運河在台兒莊城南兜一個彎,這段像極了彎月的河道被稱為月河。月河裏魚蝦繁多,肉質肥美,平日裏不準捕撈垂釣,單等末伏這一天,嶧縣縣衙貼出告示,河道署官領百姓祭過河神,一聲令下,開河捕魚。

知縣早已廣發請柬,邀請邳、滕、微等鄰縣士紳名流,齊聚台兒莊,在大衙門街擺上通街長桌,大開流水宴席。唱戲的,雜耍的,晃獨杆轎的各據一方;鬥詩的,歌詠的,寫字作畫的皆有席位。真正是滿城盡食魚,無人不尋歡。

謝家碼頭離熱鬧場遠一些,謝玉春生性喜歡熱鬧,自然不甘冷清,給武館和鏢局兩百多弟子都放了假,在順河街上也擺出長桌幾凳,請來父母二老,端坐上首。謝玉春親自下河捕魚,一通煎炸烹燉,別有一番快樂。

謝家門下弟子平日不許飲酒,這一日也開了戒度,從蘭陵酒坊買來一百斤蘭陵美酒,供弟子們斟酌。

有酒有魚還不夠痛快,謝玉春要武館的弟子們搬出十八般兵器,單個操練完再對打,然後一對二,一對三……刀劍翻飛,棍棒生風,很快便引得街上河裏全塞滿人。

張士德因為失鏢的事壓在心裏,極力反對操辦“送伏”活動,甚至請大爺玉和出麵阻止。二爺不在家,誰也管不了玉春,玉春的意思是“送伏”等於送瘟神,正因為謝家鏢局走到了坎上,才要借著“送伏節”,見見兵刃,動動刀槍,將黴運趕走。

最好還能見點血光。玉春心裏想。

都以為全魚宴吃完,拳腳也操練過了,就此收場作罷,誰知玉春又攛掇著要比武。

自家武館鏢局裏的人比劃比劃樂一樂也就罷了,他還張出告示,要以武會友,歡迎武行的朋友前來切磋,頭名拳師獎錦旗一麵,江南絲綢演武服一身,嶧縣姚家精製大刀一口。

懸賞足夠誘惑,不過參加比武者須交誠意金五錢,錢也不白交,比不比武都可以在“送伏”長桌上飽餐一頓。

玉春就是這種熱火性子,高興起來就沒個收場,玉和見壓他不住,隻能囑咐士德等人盯緊點,千萬別鬧出亂子。

台兒莊是水陸通衢,每日由此經過的外地人不知有多少,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士德最怕突然冒出個砸場子的,師父不在家,他真擔心自己鎮不住場子。

由於設了收誠意金的門檻,進場子挑戰者並不多,有一些純粹是為交錢賺頓飯吃的。將近傍晚,圍觀的人漸漸散去大半,士德請示玉春:“三爺,差不多了,收了吧。”

“收了吧,三爺我也乏了。”

士德忙著招呼師弟們將家夥什朝鏢局裏搬。玉春坐在一株大梧桐樹下,將腳搭在長條桌上,突然發問,“士德,聽說在南方能買到自來火銃子,可是真的?”

士德怕他又要給自己出難題,道:“三爺問那個做什麼?”

“你就告訴我能買到嗎?”

“買不到……我又不認得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