仉雲燕跳到胡同裏,很快整條胡同的人家都大門洞開,一隊巡捕營也趕了過來,張羅著救火救人。
出胡同口時,見仉雲燕身背一個大包袱,設卡的兵丁攔住盤問,“站住,胡同裏誰家走水?你怎麼不施救……身上背得什麼東西……”
仉雲燕手扶著刀柄殺心將起,鍾以士從暗處走出來,叫道:“仉大人,為何這麼久才出來,王爺等你多時了。”
聞聽此言,仉雲燕和那兩個兵丁都愣住了。
這時恰好有三個人經過,正站住觀看胡同裏火光衝天,聽見聲音,將目光都投向鍾以士。
仉雲燕反應過來,口中應著:“這就來了……”
兵丁聽到又是大人又是王爺的,有些犯糊塗,卻不忘職責,喝道:“慢著,您是哪位仉大人?”
仉雲燕背對兵丁站住,鍾以士不想他當街殺死官差,正要迎過去,一個身影先走上前,向著兩個兵丁迎手撒去一團粉末。
鍾以士認清那人是夏猴子,街中間站定的是趙三多和高翔。
迷倒兵丁,幾個人迅疾離開,走過幾條街,鍾以士才道:“趙師傅,你們也進京了。”
義和團各個壇口都奔京城而來,趙三多自是響應,將他那一壇人帶到城外後,看到拳民節製不力,像無頭的蒼蠅,四處亂闖,不禁憂心。他是經過大風大浪的,深知朝廷變臉如翻書,這樣亂法早晚得出事。
趙三多不敢讓手下弟兄入城,擔心朝廷使詐來個一網打盡,便將自己壇口的拳民分散在城外,自帶了高翔夏猴子入城一探究竟。
趙三多已入城數日,各處都走了一遍,起初還能在街上見到洋人,後來拳民遇到洋人便打,巡捕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縱容不管,洋人便開始閉門不出,街頭隻剩下無所事事的拳民。
朝廷利用拳民製衡洋人,卻不管拳民的吃喝住宿,這樣下去拳民如何能在城中持久呆下去,日久勢必會騷擾京城百姓,不用洋人威逼,朝堂上那些大臣也會請旨驅逐拳民。
趙三多向其他壇口義兄提議,可留少許人在城中以作耳目,大部拳民盡快撤出京城,以防不測。
趙三多的話還是管用的,這兩日已陸續走掉不少拳民。趙三多知道德勝門附近還有未通知到的壇口,便趁夜過來遊說。
不料竟遇到鍾以士和仉雲燕二人。
仉雲燕請趙三多同去盧向塔處暫歇,趙三多原本借住在朋友處,想到今晚的事情已辦完,天明後便出城,於是欣然同意。
令他未想到的是,正是這個決定讓他躲過一劫。
被仉雲燕滅門放火的那一家是戶部官員,家主為官,兩個兒子借父親的權勢暗中經商,在旗人中算是極有頭腦的。
因為與繼祿為鄰,兩家關係甚是密切,繼祿但有宮中采買不便出頭的,多交由這家人去張羅。沾了好鄰居的不少好處,卻萬萬未想到,到頭來竟要替好鄰居擋刀。
旗人被滅門,自然是驚天大案,刑部上奏到慈禧太後,於是有反感義和團的大臣聞風而動,紛紛上書,稱此事全因放縱拳民所致,要求將城中拳民盡數捕獲,嚴加審訊。
一夜之間風雲突變,官兵在城中大肆搜捕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