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和吃完一塊點心又挑了一塊乳白色的,剛放到嘴裏味蕾就被那甜而不膩入口即化的口感給征服了,好一會兒才搖頭道:“更可惜的是那個二伯娘,當初是她把阿巍哥從外麵抱回來的,卻又不好好養,後來還跟人私奔了,我娘我奶奶沒事的時候就會替二伯娘惋惜一句,老封君的位置就那麼給扔了。”

樂諶也搖頭,“對了,我們是不是待會兒上街買點東西去大哥家和輕輕妹子家去走一走?”

樂和道:“該去的,我爺還讓咱們去趙府拜訪一下。”

“二哥他小舅家?”樂諶問道,又有些膽怵,“趙家小舅現在是內閣大臣,去年還兼著太子太傅一職,妥妥地重臣,來前先生還讓咱們務必背會趙大人在地動時上的那個奏本……從文章氣度來看,趙大人十分嚴肅,我不敢去。”

趙安國當時上的那個奏本從救災到災後重建詳列了一條又條行之有效的措施,且行文大氣,每一個用詞都穩重切當,堪稱科舉時策文的典範,被仁佑帝大加稱讚,之後又刊印在朝廷邸報上,行布到大周每一個縣城。

樂諶說得並不誇張,好些地方的先生學子都能把這篇文章倒背如流。

樂和其實也有怵,但還是拍了拍荷包道:“我爺特地多給了一百兩銀子,再三交代我不要失了禮。別說咱們跟趙大人能稱一句拐彎親戚,就是那些湖州其他地方來的,也會上門拜謁一二的。”

兩人商量定了,就要出門去選拜訪禮,門外正好走來一個丫鬟,見了一禮道:“兩位客人,我家老爺讓人備了接風宴,請你們過去用飯。”

還有接風宴?

樂諶、樂和一下子感觸良多,去用過接風宴,又跟樂峻說了會兒文章,這才告辭出來。

初到京城的兩人來時心思都在找樂家府邸上,根本沒心情欣賞京城風物,這出來選禮物,就悠閑許多,看到新鮮沒見過的都會停一停。

經過一家茶樓時,見那茶桌都擺到了門外,兩人均是好奇不已,跟那茶博士一問,才知道再過一刻鍾雪無聲先生要講升仙傳的最新內容。

這升仙傳都說了兩三年了,熱度卻隻增不見,聽說連內宮裏的皇後娘娘都愛聽這個打發時間,沒有最新內容出來,必定造成京城紙貴的現象。

樂諶、樂和便跟一桌客人拚了個桌,準備聽一會兒。

看著茶博士沏好了茶,樂和對樂諶道:“海若,這雪無聲是不是二哥家的表哥?”

樂諶向旁邊看了看,壓低聲音,自然說道:“可不就是他嗎?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他這可是以一人之力提升了說書人的地位啊。”

同桌的一個身著儒衫的人聽了一耳朵這兩口外地口音的話,不敢相信地看了他們一眼,沒問什麼,耳朵卻是樹了起來。

樂諶看了樂和一眼,換了個話題,“岑哥也混得不錯,等得了空,咱們也去他家看看。”

樂和點頭,“得去看看。”

就這麼說了一會兒廢話,茶館裏傳來說書開場的詩詞對話,兩人便閉了嘴巴。

第二天傍晚的時候,樂輕悠和剛下衙的方宴見了上門的樂諶、樂和,都不是熟悉的人,隻說了說家鄉的情況,方宴又問了問他們文章的情況,樂諶樂和便告辭離去。

知道他們借住在二哥家,樂輕悠也沒多留,倒是吃晚飯的時候讓人用食盒裝了幾道菜送過去。

二月中旬考期到來時,樂輕悠又讓廚房做了些肉幹、幹麵條等考場方便食用的食物送了過去。

因樂諶樂和都是樂氏族人,葉裁裳擔心自家哪兒做的不到會有人詬病樂峻忘本,同樣早早地命人給他們準備好了吃食、筆墨等。

樂諶、樂和在考前這幾天,竟是半點多餘的事情都不用管,入場那天,還是樂府的管家親自把他們送到了貢院。

三月金榜出,樂諶中了乙榜最後一名,樂和則是同進士,雖然名次不好,卻都取得了功名,兩人也不敢期望樂峻他們兄弟的高度,對這個結果很滿意。

樂和還想著三年後再考一考,同進士入仕途畢竟不如進士,因此他這一段時間經常出去參加文會。

而樂諶還要參加半個月後的殿試,倒是不敢放鬆半分。

樂諶的殿試成績一般,接下來想要授官,還要參加一下吏部的考試,不過因為樂巍知道樂家的兩個子弟過來參加會試,之後也關注著他們的成績,他們兩個想要早早地授了官還是挺容易的。

這就是朝廷有人好做官了。

四月中旬,樂諶接到了吏部任命,去蜀州南邊的明州府下一個縣治做縣令,而樂和其實也可以現在就去做官,但他還是收拾了下東西動身回湖州。

送走兩個樂氏子弟,樂家的生活照舊過著。

樂輕悠已經懷孕七個多月,但她卻半點都不吃力,過了孕吐期,吃得好睡得好,方宴休沐時,還有精神拉上他去找大哥二哥他們去遊玩。

小舅和林氏沒事了也經常來看她,林氏還說她這胎懷相特別好,生產時肯定很順利。

偶爾的,樂輕悠會叫上葉裁裳、雲煙一起去玉露觀給三清真人上炷香,然後跟清一大伯論會兒道。

樂輕悠這懷孕的日子過得很清閑,肚子裏的孩子似乎也能感覺到她的好心情,每天傍晚都會踢踢她,像是在日常地跟她打招呼。

樂輕悠越發能體會到母親的心情,當然了她沒忘了讓方宴一起參與這個過程,弄得她現在每天都得聽方宴講課。

而蘇行之和樂紹、樂紓小兄弟三個,都給她肚子裏這個送了好幾波禮物,幾乎每天從太學回來,都要到她跟前問一問,小弟弟什麼時候能和他們一起玩。

這天,樂輕悠是和雲煙一起來的玉露觀,葉裁裳娘家有事,就沒來。